多动症当心“三年级现象” |
![]() |
每到假期,因多动症问题就诊的儿童约比平时增加五成,而这些孩子中超过半数是三年级学生。
三年级最容易暴露多动症。多动症孩子主要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任性冲动、自控能力差、精细动作不协调、学习困难,尤其是成绩变差,三年级是个分水岭,家长会明显感觉孩子症状逐渐加重等。其实这些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有明显症状,只是很多家长并未意识到。到了三四年级学习要求明显拔高,孩子自控能力差很难跟上,这才出现“三年级现象”。
还有些家长认为,“小调皮”就是多动症,其实不然。好动的孩子是听劝的,一旦被说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多动症儿童则不能;调皮的孩子在严肃陌生的环境中能不吵闹,多动症孩子则做不到。
多动症不可能“长大自己好”。很多家长认为,多动是孩子在特定年龄阶段的正常表现,随着年龄增长会不治而愈,其实多动症症状70%会延续到青少年,30%~50%将带到成年,治与不治,早治与晚治,在疗效和预后上有显著差异。目前医学界一致的看法是:及早发现,及早综合治疗。
多动症孩子在学龄前期的一些早期表现,比如不会按照老师要求行事,易兴奋,不守纪律,喜欢对抗;不能专心玩一个玩具、看一本书。不按照游戏规则进行,随心所欲,不与人合作。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不午睡,家长觉得孩子精力异常旺盛,像个小马达等。
多动症还有两大典型症状: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冲动。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观察孩子是否存在以下一些现象:常常忽视小节、粗心犯错;难以维持注意力;难以与人交流(心不在焉);无法按指令做事;组织协调能力差;经常丢三落四;容易受外界刺激分心;爱丢东西;擅自离开座位;不分场合四处跑动和攀爬;很难安静地游戏或参加活动;言语过多;别人话没说完他就抢着说,不按顺序做事,常常干扰和打断别人。
多动症是由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大脑功能异常,必须进行综合治疗。可采用个体化心理咨询辅导、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学习能力训练、感统/平衡训练、家长课堂、团体游戏治疗、沙盘疗法、必要时药物配合的综合疗育。通过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给孩子合理的期望值,创造一个健康、轻松、合理的成长空间,多动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脑中的橡皮擦”? (2025-04-07)
- 专家呼吁:多方聚力共促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 (2025-04-01)
- 春季如何预防疾病?江西组织专家专业解答 (2025-03-21)
- 体重管理年来了!“小胖墩”如何“减负”? (2025-03-20)
- 出现这些症状需特别注意 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2025-03-14)
-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2025-03-05)
- 世界肥胖日: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 (2025-03-05)
- 专家:合胞病毒感染危害不仅限于肺部 (2025-03-04)
- 中国疾控中心:春季这样守护校园呼吸道健康 (2025-02-28)
- 中疾控发布提示:2月需关注这些传染病 (2025-02-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