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缺铁性贫血和口服避孕药诱导脑卒中分子机制 |
![]() |
缺血性脑卒中通常是由血管阻塞引起的,约占的87%。简而言之,缺血性脑卒中是在血管阻塞引起的脑血流严重减少或中断后发生的。缺血性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也是永久性残疾的重要原因。两种诱栓因素,包括缺铁性和联合口服避孕药的使用均与脑卒中的患病风险增加相关,但其潜在分子机制尚不确定。缺铁性贫血是全球最常见的营养失调症,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超过约20亿人口。早在三十年前就发现缺铁性贫血与偏瘫和失语症相关。而在过去的几年中,缺铁性贫血与血栓栓塞疾病,例如,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和颈动脉血栓形成等,之间的联系已得到更多认识。同时,大量研究表明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患脑卒中的风险显着增加,是造成育龄期女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团队等发现,缺铁和雌激素分别通过调控转铁蛋白基因调控区的低氧诱导元件(HRE)和雌激素反应元件(ERE)上调转铁蛋白的表达,这表明转铁蛋白上调与缺铁性贫血和口服避孕药的使用之间存在关联。前期研究阐明,血浆转铁蛋白与凝血因子和抗凝血因子以不同的亲和力相互作用以维持凝血系统稳态平衡(Tang et al. Cell research. 2020)。进一步的小鼠模型实验发现,外源性转铁蛋白处理、缺铁性贫血、雌激素给药或转铁蛋白过表达可以诱导高凝倾向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而转铁蛋白抗体干预、转铁蛋白敲降和设计的干预多肽则能显着减轻脑卒中的发病。这些数据表明,上调的转铁蛋白是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且是与缺铁性贫血和口服避孕药诱导血栓形成相关的重要关联因子。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转铁蛋白在维持凝血系统稳态平衡中的核心作用。该研究为与缺铁性贫血和口服避孕药相关的血栓疾病药物开发提供了新途径和思路。
该研究结果以Iron-Deficiency and Estrogen Are Associated with Ischemic Stroke by Up-Regulating Transferrin to Induce Hypercoagulability为题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刊物Circulation Research上。昆明动物所副研究员唐小芃为论文第一作者,赖仞为论文通讯作者。 (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Leukemia:新型CAR (2025-05-18)
- Nature:放疗“双刃剑”新发现——警惕!它可能在助推远处转移 (2025-05-18)
- Nature:关键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望作为癌症治疗的靶点 (2025-05-17)
- Nature:修复细胞再循环中心有望治疗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 (2025-05-17)
- 《免疫》:中国科学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毒蛋白瘫痪小胶质细胞之谜! (2025-05-17)
- 美国医改、药价与选票 (2025-05-17)
- Nat Commun:科学家揭秘机体肺部守护者!let (2025-05-16)
- Cell Metabol:揭秘FGF21逆转人类脂肪肝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5-16)
- Cell Death Dis:两种信号传导蛋白在亨廷顿病中发挥着不同作用 (2025-05-16)
- “精准治肺”助力畅快呼吸 上海六院为慢阻肺患者完成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术 (2025-05-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