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临床试验表明 服用方便的度洛替韦能更好地抑制儿童体内的HIV病毒 |
![]() |
来源:原创网站2022-01-09 16:17
根据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全球临床试验,基于度鲁特格雷韦的每日一次抗逆转录病毒(ART)药物成本低,儿童易于服用,在抑制HIV方面比标准疗法(即非基于度鲁特格雷韦的ART药物)更有效。
2022年1月9日/Bion/-根据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全球研究,一种基于dulutegravir的每天一次的抗逆转录病毒(ART)药物成本低,儿童易于服用,并且在抑制HIV方面也比标准疗法(即非基于dulutegravir的ART药物)更有效。他们发现,与标准疗法相比,这种基于已在成年患者中广泛使用的度洛替韦的治疗方案,将3至18岁的年轻感染者的治疗失败率降低了约40%。相关研究成果于2021年12月30日发表在《NEJM》杂志上,标题为“dolutegravir作为儿童HIV-1感染的一线或二线治疗”。
这些结果基于一项名为ODYSSEY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该试验涉及来自非洲、欧洲和亚洲29个临床中心的700多名儿童,他们被随机给予度洛替韦或标准抗艾滋病毒药物,并随访至少两年。
该项目由Penta基金会赞助,ViiV Healthcare资助,其研究成果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了新的指南,并建议儿童使用基于德卢斯的治疗方法。
论文合著者、《奥德赛》的主要研究员戴安娜吉布教授说,“我们的研究结果为促进全球治疗艾滋病毒感染的儿童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由于需要单独制定和研究,儿童的医疗往往远远落后于成人。有了使用简化剂量ODYSSEY的证据,这种治疗差距已经缩小,我们希望各国能够迅速扩大全球儿童获得治疗的机会。”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伦敦大学学院MRC组的安娜图尔科娃博士说,“大约有180万儿童患有艾滋病,但他们的治疗选择有限,药物味道也不好,所以他们需要服用更大的药丸,这些药丸很难一天吞下两次。德卢斯是一种小药丸,通常一天一次,可以分散在水中,这意味着幼儿更容易服用。这对鼓励治疗和坚持治疗多年非常重要。可悲的是,目前只有大约一半感染艾滋病毒的儿童在接受治疗,那些没有接受治疗的儿童面临着免疫受损和健康恶化的高风险。”
图片来自nejm,2021,doi:10.1056/nejmoa2108793。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作者发现14%接受度洛韦治疗的儿童在两年内治疗失败,而接受标准治疗的儿童为22%。如果艾滋病毒在血液中变得可测量——也就是说,它没有被完全抑制——或者如果儿童有与艾滋病毒相关的不良健康症状,则认为治疗失败。这种失败可能是因为没有服用药物,也可能是因为药物不起作用。
来自成年人的证据表明,德卢斯有很高的耐药性屏障,这意味着病毒不太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其产生耐药性。这一点在ODYSSEY中也得到了证实,在接受度洛替韦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中,耐药性要小得多。
此前有研究认为,德卢斯可能与成年感染者体重增加有关,但这些作者表示,这些新发现让儿童感到欣慰,服用德卢斯的人在两年内增加了1公斤和1厘米——所有这些都表明他们长得更好,而不是体重异常增加。德卢斯治疗组的儿童血脂状况较好,这意味着从长远来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低。
在这次比赛中,这些孩子的体重都超过了14公斤,而且大部分都是6岁以上的孩子。dulutewei的有效性也在体重小于14公斤的婴儿和幼儿中进行了研究,并被招募为单独的实验组。结果尚未公布。
这些参与者来自乌干达、津巴布韦、南非、泰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和德国。大多数参与者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大多数感染艾滋病毒的儿童都在那里。
来自ODYSSEY的早期研究结果显示,体重超过20公斤的儿童可以安全服用成人强度的度洛替韦片,这为世卫组织的剂量指导提供了信息,并有助于在2020年获得美国和欧洲的新许可。
乌干达联合临床研究中心的Cissy Kityo博士说,“简化剂量是关键。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以服用与成年人相同的药丸,这为大多数感染艾滋病毒的儿童提供了获得度洛他韦的机会。它大大简化了中低收入国家对国家卫生系统的采购,并降低了成本。”
德卢斯韦是一种整合酶抑制剂,即通过抑制整合酶来抑制HIV,整合酶是HIV复制所必需的酶。(100yiyao.com 100医疗网)
参考文献:
安娜图尔科娃等人。NEJM,2021,doi:10.1056/NEJMoa210879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标注“来源:百医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均属于百医网网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承担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百医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本网站所有转载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在随时阅读、评论、分享百医网APP。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中国科学院发表最新Nature论文,挑战极端环境生命极限模型 (2025-08-01)
- Nature系列综述:基孔肯雅病毒的传播周期、预防及检测研究最新进展 (2025-08-01)
- 数字孪生细胞实验室横空出世!Cell:AI + 语法模型破解癌症与大脑发育的动态密码 (2025-07-31)
- N Engl J Med:我们身处数据金矿,为何仍为医学证据所困? (2025-07-31)
- CAR-T细胞疗法研究进展(第50期) (2025-07-30)
- 孕期遇冷竟改变脂肪“体质”?Front Endocrinol:短期温度波动会给母鼠脂肪组织留下持久印记,影响代谢适应 (2025-07-30)
- 为什么有些记忆忘不掉,但是有些却记不清?Science:揪出幕后“记忆剪辑师”,原来它一直在“切时间轴” (2025-07-29)
- 同一大脑回路,雌雄反应大不同!Cell 揭秘调控交配行为的 “性别开关” (2025-07-29)
- 近期科学家们在类器官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2025-07-29)
- Science子刊:一类RNAi疗法降低HBV抗原和DNA水平同时激活免疫系统,有望终结HBV感染 (2025-07-2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