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癌症杂志:肠癌筛查怕肠镜?还有一个窍门很管用 |
来源:奇点蛋糕2022-03-08 08:34
癌症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四。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个人被确诊.这就是中国大肠癌的现状。要改变这种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全面的、早期的大肠癌筛查,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与那些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有效筛查手段的癌症相比,大肠癌的筛查方法和益处非常明确,早期诊断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80-90%,与转移期患者相比不足15%。
癌症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四。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个人被确诊.这就是中国大肠癌的现状。
要改变这种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全面的、早期的大肠癌筛查,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与那些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有效筛查手段的癌症相比,大肠癌的筛查手段和益处是非常明确的,早期诊断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80-90%,与转移期患者不到15%的比例相差甚远。
如果传统的结肠镜检查是不可接受的,还有其他方法可用。最近,《国际癌症杂志》(国际癌症杂志)发表了一项来自韩国的新研究。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有筛查史的结直肠癌患者长期生存率明显高于无筛查史的患者,死亡风险可降低50%以上(早期结直肠癌组HR=0.48)[3]。
这项研究由韩国国立癌症中心和癌症预防和控制研究所的科学家共同完成。本组结直肠癌患者信息来自韩国中央癌症登记处(KCCR),死亡信息来自韩国国家统计局,结直肠癌筛查史信息来自韩国国家癌症筛查项目(KNCSP)。KCCR收集了韩国95%以上的癌症发病信息,大大降低了抽样的随意性。
早在2004年,KNCSP就开始对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筛查方法是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已应用于多个大规模筛查项目[4]。然而,很少有研究报道基于FIT的大规模筛查是否与患者生存率相关,也只有少数研究报道了FIT筛查与结直肠癌患者分期的关系。
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年龄50至79岁(FIT筛查计划针对50至79岁人群)。在排除2100名有其他癌症病史的患者和560名信息不完整的患者后,共有32059名结直肠癌患者入选。从2004年至2009年通过KNCSP获得这些患者的FIT筛查史。
研究人员对入选患者进行了10.5年的随访,发现与从未进行过结直肠癌筛查的患者相比,有FIT筛查史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了32%(HR=0.68;95%可信区间为0.65-0.70 .癌症的分期也明显与死亡风险有关。但在统计模型中引入癌症早期和晚期的信息后,有筛查史患者的死亡风险仍比无筛查史患者低23%。
病人的死亡很容易判断,但死因可能是大肠癌或其他因素。研究人员根据死亡原因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结直肠癌相关死亡和非相关死亡。研究发现,在两组中,健康筛查史对死亡率有相似的影响。结直肠癌相关死亡风险下降23%,非结直肠癌相关死亡风险下降25%。
性别会影响结直肠癌筛查的长期生存获益吗?分析表明,男女筛查带来的生存收益是相似的。生活方式也会对结直肠癌的生存率产生显著影响。虽然这项研究没有获得关于没有筛查史的患者的生活习惯的信息,也不能直接进行评估,但结果在男性之间没有区别
癌症分期也是影响长期生存率的关键因素。研究人员根据癌症分期将患者分组,发现FIT筛查给早期患者带来的生存获益最大,死亡风险降低50%以上(HR=0.4895% CI,0.42-0.56);在晚期患者中,FIT筛查也降低了9%的死亡风险。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如果筛查能一劳永逸就好了。但研究也发现,FIT筛查带来的长期生存收益随时间递减:在所有接受FIT筛查的患者中,如果在筛查后一年内患病,FIT筛查带来的生存收益最大,随时间递减;如果在筛查后2年或2年以上患病,FIT筛查带来的长期生存收益就不明显。
韩国本次研究的结直肠癌患者10年生存率高达62%,也明显高于美国近期的研究数据(54.3%)[7],这可能与韩国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较高有关。毕竟从2002年到2013年,韩国结肠镜检查人数从26万增长到200万。
但是,该研究没有包括患者的治疗信息,因此无法评估长期生存率与癌症治疗之间的关系。此外,SEER系统用于癌症分期[8],这与目前的TNM分期系统[9]不一致。尽管存在这些不足,但该研究还首次在亚洲人群中采用fit方法评估了结直肠癌筛查的长期生存效益,信息收集来自国家中心,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与欧美民众相比,韩国在经济基础、文化结构、生活习惯、背景等方面与中国更为相似,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肠癌高危人群将会增加,更需要早期发现和治疗癌症。而我国肠癌高危人群中仅有14%[10]符合结肠镜检查,因此有必要使用更简单可靠的技术促进大肠癌的早筛早诊。(100yiyao.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标注“来源:百医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均属于百医网网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承担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百医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本网站所有转载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在随时阅读、评论、分享百医网APP。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刘如谦团队升级新一代类病毒颗粒,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递送效率 (2024-11-24)
- Nature Methods:如何利用单细胞RNA测序解读人类胚胎发育的每一步? (2024-11-24)
- Cell:王晓群/吴倩/张旭团队构建人类背根神经节类器官,为人类痛痒感觉研究建立新平台 (2024-11-23)
- Cell子刊:复旦大学迟喻丹团队等破解胶质瘤引发癫痫的隐秘链路 (2024-11-23)
- 《自然·神经科学》:贝勒医学院团队发现tau蛋白磷酸化和聚集的新机制! (2024-11-23)
- 诺华7.45亿美元合作开发SSTR2靶向核药 (2024-11-23)
- 吃得咸易痴呆?Genes Nutr研究从因果层面证实了高盐摄入对总体痴呆风险的作用 (2024-11-22)
- 大蒜——对抗酒精性肝病(ALD)的良药!Genes Nutr:大蒜素能够降低炎症因子和TLR4的表达,并提升酒精脱氢酶水平 (2024-11-22)
- Nature Genetics :肥胖与致癌基因突变的复杂关联带来对癌症预防和治疗的新启示 (2024-11-22)
- 进步下层安康科普才能,让群众心暖、身健、有奔头 (2024-11-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