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衰老:细胞再生疗法可以安全地逆转小鼠的衰老 |
来源:原创网站2022-03-08 17:58
现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沙克生物研究所和基因泰克公司的研究人员证实,他们可以通过将中老年小鼠的细胞部分重置为更年轻的状态,安全有效地逆转其衰老过程。
2022年3月8日/Bion/-年龄可能只是一个数字,但这个数字往往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副作用,从骨质疏松和肌肉无力到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现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沙克生物研究所和基因泰克公司的研究人员证实,他们可以通过将中老年小鼠的细胞部分重置为更年轻的状态,安全有效地逆转其衰老过程。相关研究成果于2022年3月7日在线发表在《自然衰老》杂志上,题目为《小鼠生理衰老过程中的体内部分重编程alterage相关分子变化》。
论文合著者、沙克生物研究所基因表达实验室的胡安卡洛斯伊兹皮苏亚贝尔蒙特(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教授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用这种方法来减缓正常动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衰老。这项技术在老鼠身上是安全有效的。除了解决与年龄相关的疾病,这种方法可能为生物医学领域提供一种新的工具,通过改善不同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下的细胞功能和弹性来恢复组织和有机体的健康。”
随着生物体的衰老,不仅其外在形象和健康状况发生改变;他们体内的每个细胞都有一个分子钟来记录时间的流逝。与年轻人或年轻动物相比,从老年人或老年动物中分离出的细胞在其DNA上具有不同的化学模式,这种模式被称为表观遗传标记。科学家们知道,在成年细胞中加入四种重编程分子的混合物——oct 4、Sox2、KLF4和cMyc(也称为“山地因子”),可以将这些明显的标记重置为其原始模式。这种方法允许人们将成体细胞的发育时钟转回诱导多能性()。
重编程因子在组织中的表达。图片来自nature aging,2022,doi :10.1038/s 43587-022-00183-2。
2016年,Izpisua Belmonte实验室首次报告称,他们可以利用山地因子来对抗衰老的迹象,并增加早衰小鼠的寿命。最近,研究小组发现,山地因子甚至可以加速年轻小鼠的肌肉再生。在这些初步观察之后,其他科学家已经使用相同的方法来改善心脏、大脑和视神经等其他组织的功能。
在这项新研究中,Izpisua Belmonte和他的同事在健康动物的衰老过程中测试了这种细胞再生方法的改进形式。一组小鼠从15个月到22个月(大约50到70岁的人类年龄)接受常规剂量的山因子。另一组小鼠在12个月至22个月(约35至70岁人类年龄)期间接受常规剂量的山因子。第三组小鼠在25个月大(人类年龄约80岁)时接受常规剂量的山因子,仅持续一个月。
论文的合著者、沙克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帕拉德普雷迪说,“我们真正想确定的是,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内使用这种方法是安全的。事实上,我们没有观察到对这些动物的健康、行为或体重有任何负面影响。”
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接受高山因子的小鼠在血细胞或神经系统方面没有表现出变化。此外,这些作者在任何一组动物中都没有发现癌症。
当这些作者在这些用高山因子治疗的小鼠中观察到衰老的正常迹象时,他们发现它们在许多方面与年轻小鼠相似。在肾脏和皮肤方面,用山中因子治疗的小鼠在模式上更接近幼鼠。当受伤时,用山因子治疗的小鼠的皮肤细胞具有更大的增殖能力,不太可能形成永久性疤痕——老年小鼠通常表现出较少的皮肤细胞增殖和更多的疤痕。此外,山因子处理的小鼠血液中的代谢分子并没有表现出与年龄相关的正常变化。
这些作者在用Yamanaka因子治疗7个月或10个月的小鼠中观察到这种返老还童,但在仅用Yamanaka因子治疗一个月的小鼠中没有观察到。更重要的是,在治疗中期对山因子治疗的小鼠进行分析,效果并没有那么明显。它表明这种治疗不是简单地延缓衰老,而是积极地逆转衰老——尽管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区分这两种情况。
这些作者现在正在计划未来的研究,以分析特定的分子和基因如何因长期治疗山地因素而改变。他们还在开发传递山地因子的新方法。
雷迪说,“最终,我们希望恢复旧细胞的弹性和功能,使它们能够更好地抵抗压力、伤害和疾病。这项研究表明,至少在老鼠身上,有一种方法可以实现这个目标。”(100yiyao.com 100医疗网)
参考资料:
克里斯汀白劳德等人。自然老化,2022,doi :10.1038/s 43587-022-00183-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均属于100医学网网站的版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都是转载。本网站所有转载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在用100医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刘如谦团队升级新一代类病毒颗粒,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递送效率 (2024-11-24)
- Nature Methods:如何利用单细胞RNA测序解读人类胚胎发育的每一步? (2024-11-24)
- Cell:王晓群/吴倩/张旭团队构建人类背根神经节类器官,为人类痛痒感觉研究建立新平台 (2024-11-23)
- Cell子刊:复旦大学迟喻丹团队等破解胶质瘤引发癫痫的隐秘链路 (2024-11-23)
- 《自然·神经科学》:贝勒医学院团队发现tau蛋白磷酸化和聚集的新机制! (2024-11-23)
- 诺华7.45亿美元合作开发SSTR2靶向核药 (2024-11-23)
- 吃得咸易痴呆?Genes Nutr研究从因果层面证实了高盐摄入对总体痴呆风险的作用 (2024-11-22)
- 大蒜——对抗酒精性肝病(ALD)的良药!Genes Nutr:大蒜素能够降低炎症因子和TLR4的表达,并提升酒精脱氢酶水平 (2024-11-22)
- Nature Genetics :肥胖与致癌基因突变的复杂关联带来对癌症预防和治疗的新启示 (2024-11-22)
- 进步下层安康科普才能,让群众心暖、身健、有奔头 (2024-11-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