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欧洲心脏杂志:发现早晨临床血栓事件高发的昼夜节律机制

欧洲心脏杂志:发现早晨临床血栓事件高发的昼夜节律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在国际知名期刊《欧洲心脏杂志》(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发现了早晨临床事件高发的昼夜节律机制,为临床血栓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新的认知和干预靶点。

血栓形成是心脏病、肿瘤等慢性病的常见危害。现有认知不能完全解释早晨血栓事件高发的临床发现,血小板药物的研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需求。

在临床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人体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有晨峰现象。健康血小板中有一种特殊的核受体Rev-erb,昼夜波动,驱动人体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早高峰现象。核时钟受体的激活在高凝患者的血小板中具有昼夜节律波动,并在血栓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利用各种临床前血栓模型,研究人员揭示了生物钟核受体Rev-erb是血栓事件中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的共驱动活性因子,而作为人类血小板的母细胞,骨髓成熟巨核细胞中生物钟的昼夜节律振荡是急性血栓事件晨峰现象的原始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质谱、蛋白质网络相互作用分析和共沉淀验证,研究人员发现了血小板活化的新信号通路。核时钟受体Rev-erb作为节律调节环中的关键基因,是核受体家族的特殊成员,也是潜在的药物干预靶点。为了促进临床转化,研究人员利用小分子-蛋白质对接技术,发现一种Rev-erb特异性抑制剂可以抑制这种新的激活途径,显著抑制人体血小板激活和体外血栓形成。

仁济医院心内科基础深厚,是国家临床重点学科,教育部211重点学科,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全国首批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目前,学科拥有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等一批优秀青年人才。本文第一作者为石剑锋博士、童博士、周猛硕士,通讯作者为卜军教授,本项目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项目等项目资助。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