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世界上最大的癌症”?这些人应该警惕! |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由于患者多为女性,乳腺癌也被称为“粉红杀手”。增生和结节离乳腺癌有多远?应该防范哪些坏习惯和误区?《医学一线观察》栏目邀请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沈就乳腺癌防治话题做科普解读。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越来越高?啥原因?
“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长非常快。在过去的20年里,我们的乳腺癌年增长率达到了4%。什么概念?现在全球乳腺癌的增长率是2%,我们是他们的两倍。”21日,沈在接受视频采访时说。
他补充说,其实各地乳腺癌发病率差异很大。一般来说,乳腺癌的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大城市高于小城市。也就是说,经济越发达,乳腺癌发病率越高。沈解释说,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进入西方化的生活方式,节奏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大。
此外,沈还提到,我国乳腺癌的特点是发病年龄早,确诊晚。“一方面,中国女性乳腺癌基因突变谱可能与欧美国家不同。此外,在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方面,中年女性,尤其是40岁左右的女性,面临着来自工作、生活、婚姻和孩子的压力,这些压力相互叠加,导致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年轻化。”
他说,在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方面,中国其实不比国外差,只是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存活率比较低。主要原因是我们发现得晚,很多人防癌意识不够高。
——警惕!抽烟喝酒肥胖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哪些人更容易得乳腺癌?沈说,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不可控的,一个是可控的。
“什么是不可控风险因素?也就是说,你一出生就容易得癌症。例如,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高于男性,男性患乳腺癌的风险约为女性的1%。和年龄,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在40 ~ 50岁。第三也和月经周期有关。如果初潮年龄较小,绝经较晚,乳房接触雌激素时间较长,患乳腺癌的风险会较高。此外,还有乳腺癌家族史、基因突变等。”沈对说道。
至于可控的高危因素,包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情绪焦虑、运动低、肥胖、吸烟、饮酒等。
“女性雌激素来自脂肪和卵巢。如果一个胖女人的脂肪越多,她就会合成更多的雌激素,她的风险就会增加。当人焦虑、紧张时,免疫力会下降,一些癌细胞会被免疫系统泄露,从而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生气,多笑笑。”沈对说道。
——乳腺结节离乳腺癌有多远?乳房不能随便按摩!
很多女性在体检时会查出乳腺结节和增生。怎么处理他们?沈说,乳腺结节其实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乳腺结节在影像学上有BI-RADS分级,从良性到最恶性分为7级。4级及以上可能是恶性的,要注意。3级及以下为良性结节,可定期复查。”
生活中,很多人会用按摩来缓解结节或增生。这些真的有用吗?沈建议,乳房按摩不能随便做,BI-RADS等级2级以上的都没用,也就是说长出来的都没用。
“乳腺增生困扰着很多女性,来例假或者生气的时候都会疼。按摩可以缓解疼痛症状。但如果乳房长了结节,就不要按摩了,甚至不仅无效,还有害。比如已经是乳腺癌了,一个按摩就扩散了,那就更麻烦了。如果你真的想按摩,你必须
沈还建议女性平时可以检查一下自己的乳房,他总结为三步:“一看,二摸,三挤”。看一看:看乳房形态的变化,是否有局部肿块或红肿、橘皮、湿疹。触摸:用手指将乳房压在胸壁上轻轻摩擦,感觉有无肿块。挤压:挤压乳头,乳头溢液多为良性。如果有一天有血色了,就要注意了。
他建议,乳房自查的方法有很多,但一定不能捏。挤压腺体是一个肿块。他建议女性可以在月经后三天到一周内进行自我检查,绝经后女性可以每月进行一次自我检查。
——乳腺癌一定会切乳房?这些误区要避开!
在采访中,沈建议女性在发现乳腺问题时,要及时就医。有些人害怕得了乳腺癌就要割胸,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他说得了乳腺癌就不用割胸了。现在很多乳腺癌都可以保乳保腋。“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是两个小手术,乳房小切口,腋窝小切口,两三厘米。不会很明显,对生活和外貌没有影响。”
此外,沈还澄清了对乳腺癌的几个认知误区。比如乳腺癌,一定要定期检查和复查。一次检查不代表终身患病。只能说目前为止没有发现癌症的迹象。
有些女性在检查出BI-rads 3 3级后非常焦虑,担心自己很快会变成4级乳腺癌。沈说,三年级发展到四年级有很多情况。一个是肿瘤很狡猾,它的行为像三年级,但它实际上是邪恶的。但有些观察了两三年的3级肿瘤,基本都是良性肿瘤,很少癌变。
"过度焦虑是不必要的,过度自信应该避免."沈建议,一方面,每个人都应该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改变自己在的生活习惯,尽量慢下来的生活方式。同时,不要害怕乳腺癌。他强调,“乳腺癌是可预防、可治疗、可治愈的。”如果真的得了癌症,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完)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冬季有哪些温补脾肾的方法?专家回应 (2025-01-21)
- 泡脚有哪些注意事项?冬季泡脚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5-01-15)
- 预计本月中下旬我国流感活动水平会逐步下降 (2025-01-14)
- 儿童呼吸道感染,警惕流感病毒与肺炎支原体 (2025-01-08)
- 发现即晚期?肝癌诊疗多学科协作是“良方” (2024-12-31)
- 专家:家庭雾化治疗应规范 首诊或病情反复要就医 (2024-12-23)
- 落实防控指南 密集场所如何有效防控诺如病毒? (2024-12-17)
- “世界慢阻肺日”专家支招市民如何早发现、早治疗? (2024-11-22)
- 关注联合国糖尿病日 为何“甜蜜”也会是一种危机? (2024-11-15)
- 预防“小眼镜”三部门出“新招” 来看相关解读 (2024-11-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