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NEJM:国产新冠口服药疗效不劣于Paxlovid且安全性更佳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3-01-05 11:36
随着新的防疫政策出台,越来越多的人和新冠有了零距离的接触。人们的症状或重或轻,但几乎都有布洛芬、抗原检测、黄桃罐头等药品和物资的抢购经历随着新的防疫政策出台,越来越多的人和新冠有了零距离的接触。人们的症状或重或轻,但几乎都有布洛芬、抗原检测、黄桃罐头等药品和物资的抢购经历,被称为 新冠特效药 的Paxlovid在一些渠道上甚至炒到了天价还一盒难求。这也反应了对新冠治疗药物的巨大需求亟待满足。
辉瑞开发的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商品名:Paxlovid)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治疗Covid-19的紧急使用授权。但其供应量远远低于需求量,因此还需要研发更多的治疗方案。君实生物和多家单位共同开发的VV116是对SARS-CoV-2具有强效活性的口服抗病毒药,属于一种新冠病毒RNA复制酶小分子抑制剂。同时这也是全球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的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冠创新药临床试验。
由上海赵任教授、宁光院士、上海仁济医院皋源教授牵头,在7家上海医院开展了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首个针对Covid-19患者的国产口服抗病毒药物 头对头 非劣效性3期临床试验。12月28日,这项临床试验以题目VV116 versus Nirmatrelvir Ritonavir for Oral Treatment of Covid-19发表在NEJM上。结果表明,对于有高危因素的轻中度Covid-19成人患者,在持续临床康复时间方面,国产VV116非劣于Paxlovid(4天 vs 5天;风险比,1.17;95%置信区间,1.02~1.36),且不良事件更少。
研究人员在疫情爆发期间进行了一项非劣效性、观察者设盲的3期随机临床试验。有高进展风险的轻度至中度Covid-19有症状成年人被随机分配接受为期5天的VV116或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疗程。主要终点为到第28天持续临床恢复的时间。 持续临床恢复 定义为所有与Covid-19相关的目标症状减轻到每种症状总和的总分为0或1(量表为从0到3,分数越高表示越严重;连续2天11项指标的总分范围为0到33)。试验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图注:临床试验的筛选、随机化和随访。参与者是在2022年4月4日至5月2日期间从中国上海的七个研究中心招募的,当时Covid-19爆发期间以B.1.1.529 (omicron)毒株为主。最终分析的数据截止日期为2022年8月18日。(来源:Cao Z, et al. 2022)
在全分析人群的主要分析中,VV116组的377名参与者和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组的378名参与者出现了持续的临床恢复。从随机化到持续临床恢复时间的风险比为1.17,表明VV116非劣效于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的结论成立。人口学信息和基线情况表明仅有24.3%未接种新冠疫苗,92.1%属于轻型。主要终点(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结果如下图所示,VV116组中位症状恢复时间为4天,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组症状恢复时间为5天。按照不同的因素进行亚组分析后,结果均与全分析集(FAS)结果保持一致,即VV116与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在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方面相当。而且,病毒学结果是评估抗病毒药物十分重要的次要临床终点,在新冠病毒(鼻咽拭子)转阴方面,两组也保持了相当的水平。
图注:持续临床恢复的时间。风险比大于0.8的双侧95%置信区间的下限被认为表明非劣效性(风险比 1表明接受VV116的参与者比接受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的参与者持续临床恢复时间更短)。(来源:Cao Z, et al. 2022)
在28天的随访中,接受VV116的参与者报告的不良事件少于接受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的参与者(67.4% vs 77.3%),而且接受VV116的参与者报告的3级或4级不良事件更少(2.6% vs 5.7%),如下表所示。最常报告(任一组中 5%的参与者发生)的不良事件是味觉障碍(VV116为3.6%,奈玛特韦-利托那韦为25.8%)、高甘油三酯血症(两组分别为10.7%和20.9%)和高脂血症(3.1%和9.6%),所有这些常见的不良事件都不严重。
图注:28天的随访中VV116组和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组的不良事件报告情况(来源:Cao Z, et al. 2022)
这项临床试验显示出国产新冠药物的非劣效性和更优的安全性,不过将来还需要在多样性更复杂的病毒毒株以及异质性更高的人群中进行验证。在面对疫情的重大压力下,上海的研究人员仍坚持推进高标准的新药临床试验,感谢他们为抗击新冠所做的努力!
参考来源:
Cao Z, Gao W, Bao H, et al. VV116 versus nirmatrelvir ritonavir for oral treatment of Covid-19. N Engl J Med 2022 December 2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精鼎医药宣布两位 FDA 权威专家加入我司咨询团队,进一步增强监管事务、医学及 AI 领域专业实力 (2025-07-08)
- Mater Today Bio:干细胞球联手纳米颗粒水凝胶精准改善糖尿病创面环境,加速伤口愈合新突破 (2025-07-08)
- J Anim Sci Biotechnol研究揭秘美味密码:益生菌联手重塑肠道菌群,经肠-肌轴提升猪肉鲜味与品质 (2025-07-08)
- Science: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2025-07-07)
- 《自然》子刊:刷新认知!哈佛团队发现,乙肝病毒自身或不致肝癌,但会增强致癌物的作用 (2025-07-07)
- 《科学》子刊:科学家揭示帕金森病中不同的发病轨迹,或为定义亚型和治疗靶点提供新见解! (2025-07-07)
- 《细胞》破解常见痴呆的治疗难题!“老药新用”有望恢复大脑功能 (2025-07-07)
- 华人学者本周发表4篇Cell论文:高度血管化的肺/肠道类器官;修复血管性痴呆;自身免疫病新疗法;同义突变调控性状 (2025-07-07)
- 内蒙古安迪科同位素诊疗药物生产中心举行奠基仪式 (2025-07-06)
- 同济大学《Nature》子刊发文:揭示糖酵解重编程与免疫微环境调控的协同抗癌机制 (2025-07-0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