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吃饭不规律,精神有危机!上海交大团队发现,进食节律被破坏,或增加抑郁和焦虑风险 |
JAMA子刊:吃饭不规律,精神有危机!上海交大团队发现,进食节律被破坏,或增加抑郁和焦虑风险
来源:奇点糕 2024-08-09 11:23
这项研究表明,进餐时间、进食窗口期和饮食时差都与抑郁和焦虑的风险变化有关,强调了制定相应支持性政策和干预措施的必要性,有助于减轻轮班工作和不规律工作时间对工作人员精神健康的不利影响。由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可能面临伦理问题,因此,生活节律相关研究通常选择有轮班制的工作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为了了解饮食节律与精神健康之间的关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东京工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横断面研究,对中国民航健康队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他们发现,上早班时,晚餐时间晚于晚上8点与焦虑风险增加78%,抑郁风险增加101%有关,晚班和休息日也有相似的结果;在12小时内吃完早餐至晚餐与焦虑风险降低16%,抑郁风险降低19%有关,休息日也是同样。研究结果发表在 Network Open上[1]。
这项研究是对中国民航健康队列(CAHCC)数据的二次分析,包含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间完成问卷调查的10家航空公司的22617名机组人员,60.6%为女性,39.4%为男性,中位年龄29.1岁,其中34.9%为飞行员,15.5%为安全人员,49.6%为空乘人员。
参与者中有1775人的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总分0-21)评分和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总分0-27)评分 10,即存在焦虑和抑郁问题。
不同班次的人员用餐时间有明显差异,上早班(9点前起飞)时,11.2%的参与者报告吃早餐较晚(早9点后),7.6%吃晚餐较晚(晚8点后),而上晚班(22点后落地)时,相应的比例增加至44.3%和12.9%。这表明,机组人员的用餐时间往往会根据航班班次而变化。
对于早餐时差,大多数参与者上早班时相比休息日吃早餐更早,上晚班时则与休息日差不多。对于晚餐时差,超过80%的参与者报告在休息日和工作日没有差别。
几乎所有参与者(97.7%)休息日时的进食窗口(早餐-晚餐之间的时间)在12小时内,但早班时,这一比例下降至67.6%,夜班时为94.2%。对于整体的饮食时差(早餐-晚餐时间中点的变化),53.3%报告在早班时相比休息日没有时差,82.0%在晚班时没有时差。
早班时,与早上8-9点之间吃早餐相比,晚于9点吃早餐与抑郁风险增加73%有关,与晚上8点或之前吃晚餐相比,晚于8点吃晚餐与抑郁风险增加101%有关。晚班时,早于8点和晚于9点吃早餐分别与抑郁风险增加65%和70%有关,晚于8点吃晚餐与抑郁风险增加57%有关。休息日时,早于8点和晚于9点吃早餐分别与抑郁风险增加58%和67%有关,晚于8点吃晚餐与抑郁风险增加86%有关。焦虑的风险也有相似的变化。
早班、晚班和休息日的早餐和晚餐时间与抑郁(A)和焦虑(B)风险的关联
上早班时,进食窗口在12小时内与抑郁风险降低19%,焦虑风险降低16%有关,休息日时,分别与风险降低25%和28%有关。
进食窗口与抑郁(A)和焦虑(B)风险的关联
饮食时差在晚班时没有观察到与抑郁和焦虑的显著关联,但在早班时,推迟的饮食节律与抑郁风险增加35%有关,提前的饮食节律则与焦虑风险下降22%有关。
饮食时差与抑郁(A)和焦虑(B)风险的关联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表明,进餐时间、进食窗口期和饮食时差都与抑郁和焦虑的风险变化有关,强调了制定相应支持性政策和干预措施的必要性,有助于减轻轮班工作和不规律工作时间对工作人员精神健康的不利影响。
研究人员认为,虽然这项研究针对的是特定的职业群体,但大样本量能够帮助全面分析精神健康与饮食节律的不同方面之间的关系。
他们还指出,通过严格的培训和强恢复力的建立,机组人员被认为比普通工作人员更加有能力应对压力,处理紧急情况,这意味着从这一人群中获得的分析结果可能代表了 下限 ,对于一般的轮班工作人员来说,昼夜节律失调的精神健康不利影响可能更加严重。未来,对不同工作特征人群以及不同背景和地理位置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更全面地阐明关联。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2024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间接结算惠及参保群众2.38亿人次 (2025-01-16)
- 《细胞》子刊:中国科学家发现镇痛益生菌,或可用于带状疱疹的早筛和镇痛 (2025-01-16)
- Nature Chemistry:浙江大学顾臻团队开发基于液 (2025-01-16)
- 宋尔卫团队临床研究发现,靶向细胞自噬+CDK4/6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 (2025-01-15)
- 老人防忘有妙招!Sci Rep最新研究:散步与太极拳等中等强度运动或成对抗遗忘的秘密武器 (2025-01-15)
- 海南改造医保基金结算方式 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 (2025-01-15)
- 北京市医药安康家当规模初次突破万亿元 (2025-01-15)
- 反医药企业贸易行贿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指引 (2025-01-15)
- 第43届摩根大通医疗保健会议: 强生、BMS、吉利德、辉瑞、再生元……制药巨头纷纷披露新战略 (2025-01-15)
- Dev Cell:利用构建的一个大型舌癌类器官文库,揭示舌癌化疗耐药性的秘密 (2025-01-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