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揭示维生素 B6及其相关化合物招募肿瘤反应性免疫细胞机制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12-06 12:00
这项研究的关键在于对与MR1结合的小分子进行无偏质谱分析,发现维生素 B6是一种天然的 MR1 配体。有效的反应取决于感知感染和细胞转化的能力。人类细胞表面有一种称为 MR1 的特殊分子。MR1能够感知来自细胞和微生物的某些小分子代谢物,但这种代谢物感知的广度尚不清楚。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莫纳什大学生物医学发现研究所和墨尔本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与MR1结合的维生素B6形式,它是招募肿瘤反应性免疫细胞的一种手段。相关研究结果于2024年11月26日在线发表在PNA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MR1 presents vitamin B6 related compounds for recognition by MR1-reactive T cells 。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Patricia T. Illing博士说,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MR1展示的维生素B6分子是免疫系统检测细胞代谢/代谢物水平变化的一种手段,可能能够区分。
她说, 鉴定能够激活具有癌症反应性的免疫细胞的小分子/代谢物是了解小分子感应如何促进抗癌免疫反应的关键一步。
这项研究的关键在于对与MR1结合的小分子进行无偏质谱分析,发现维生素 B6是一种天然的 MR1 配体,以及由莫纳什大学生物医学发现研究所的Mitchell McInerney博士和Wael Awad博士、墨尔本大学彼得-多尔蒂研究所的Michael Souter博士和Yang Kang先生进行的免疫学测定。
他们发现维生素 B6(也称为吡哆醛)及其相关化合物 5-磷酸吡哆醛与 MR1 结合,使野生型 MR1*01 和呈现与 MR1*04 异型相关的 Arg9His 多态性的 MR1 在细胞表面上调,其方式依赖于 Lys43 介导的席夫碱形成。MR1*01与维生素 B6和5-磷酸吡哆醛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显示了这些配体如何容纳在MR1的A口袋中。
据报道,7.G5 TCR 具有 泛癌症 特异性,表达7.G5 TCR的 T 细胞系能被表达 MR1*01 的抗原递呈细胞和带有较不常见的 Arg9His 多态性的 MR1 异型所递呈的维生素 B6特异性激活。7.G5 T 细胞也能在较小程度上识别 5-磷酸吡哆醛,重要的是,抗 MR1 抗体能阻断这两种维生素的识别。当含有 Arg9His 多态性的 MR1 异型出现时,7.G5 TCR 对维生素 B6的反应性增强。维生素 B6 及其相关化合物与多种癌症有关,这项新的研究描述了这种配体、维生素 B6 及其相关化合物与泛癌7.G5 TCR 之间的联系。
Illing博士说, 虽然目前还不清楚维生素B6分子是否可以用于治疗,但了解MR1介导的免疫反应的广度可以为治疗干预指明方向。
这一发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MR1在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小 在人类中几乎没有已知的基因变异。Illing博士说, 因此,了解通过MR1介导的免疫激活可能会为具有广泛用途的治疗干预铺平道路。
她补充说,下一步的研究将证实与健康体细胞相比,癌细胞的MR1是否会改变维生素B6和相关分子的展示水平,从而实现特定的癌症,或者MR1展示的其他小分子是否有助于区分癌细胞和健康细胞。(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Mitchell P. McInerney et al. . PNAS, 2024, doi:10.1073/pnas.241479212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Cancer Res:科学家识别出一种有望开发出新型胰腺癌疗法的特殊酶类靶点 (2025-01-21)
- Nat Rev Mol Cell Biol:综述文章阐释如何利用类器官来模拟人类大脑的发育和疾病发生过程 (2025-01-21)
- 天天熬夜,人真的会“变傻”吗?研究证实:熬夜损伤大脑!睡眠压力会促使神经元突触减少、影响大脑“排毒”,增加痴呆风险 (2025-01-21)
- Nature:利用人工智能设计的新型蛋白可有效中和蛇毒中的毒素 (2025-01-21)
- Nature子刊:西湖大学王寿文/李莉开发了首个基于表观突变、无需基因编辑的谱系追踪工具! (2025-01-21)
- Biomedicines:揭示宿主和细菌细胞外囊泡在人类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2025-01-21)
- Nature子刊:浙江大学刘婷/方东/黄俊团队发现与BRCA1/2合成致死的新通路,为癌症治疗带来新靶点 (2025-01-18)
- Nature:利用lentiMPRA技术解锁基因表达的秘密 (2025-01-17)
- Cell Host Microbe:新型免疫靶向性策略或有望控制机体肺结核的进展 (2025-01-17)
- Cell:科学家识别出能帮助癌细胞躲避CAR (2025-01-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