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磅级新发现!健康女性机体的乳腺组织或存在与乳腺癌相似的罕见非整倍体上皮细胞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12-08 14:32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健康女性,其机体的乳腺组织中也存在罕见的非整倍体上皮细胞的克隆扩增。非整倍体上皮细胞在中很常见,然而其是否在正常的乳腺组织中存在,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 Normal breast tissues harbour rare populations of aneuploid epithelial cells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在健康女性中,一些看似正常的乳腺细胞或许也含有与侵袭性乳腺癌典型相关的染色体异常,这些研究发现或许对关于乳腺癌遗传起源的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或会影响早期的癌症检测方法。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49名健康女性的乳腺组织中,至少有3%的正常细胞中含有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情况,这种现象称之为非整倍性,而且其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扩大和积累,这或许就对 正常 组织的理解提出了一些问题。随着研究人员继续利用分子以及导管原位癌(DCIS)和活检来开发早期检测方法,这一研究结果或许就提出了挑战,并强调识别出假阳性的潜在风险,因为这些细胞会错误地与侵袭性乳腺癌相混淆。
研究者Navin博士说道,癌症研究人员或肿瘤学家一般看到这些正常乳腺细胞组织的基因组图谱后,就会将其归类为侵袭性的乳腺癌;而我们也一直被教导说,正常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但这似乎是不准确的,因为本文研究中分析的每一个健康女性都含有不规则数量的染色体,这或许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即癌症何时会真正发生?
这项研究基于此前研究者Navin在人类乳腺细胞图谱的研究基础之上,该图谱描述了超过714,000个细胞,其能在细胞水平上产生正常乳腺组织的完整遗传图谱。当前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49名无疾病史的接受缩胸手术(breast reduction surgery)的健康女性样本,他们将正常乳腺组织的染色体拷贝数改变与临床乳腺癌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单细胞测序和空间匹配技术,研究人员专门研究了乳腺上皮细胞,结果发现,排列并覆盖在机体内外的上皮细胞常会被认为会产生癌症。
正常乳腺组织中含有罕见非整倍体细胞的女性案例
研究人员表示,在这些正常乳腺组织中,中位数为3.19%的上皮细胞都是非整倍体,有超过82.67%的上皮细胞存在侵袭性乳腺癌中常见的拷贝数的扩增变化,有意思的是,女性的年龄往往与非整倍体细胞的频率和拷贝数改变的数量显著相关,而且年龄越大的女性机体中往往会积累越多的这些细胞改变。最常见的改变就是1q染色体的额外拷贝和10q,16q和22号染色体的丢失,这些在侵袭性乳腺癌中非常常见,此前研究中,研究人员识别出这些区域中的特殊基因或许也与乳腺癌发生相关。
这些数据表明,这些非整倍体细胞或许代表了乳腺的两种细胞谱系,其具有不同的基因特征,能表现为雌激素受体(ERs)阳性或隐性,而一个谱系的拷贝数拜年话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相似,而另一个谱系的事件则似乎与ER阴性乳腺癌一致,这或许就突出了其潜在的不同起源。
研究者Navin指出,这是一份关于在正常人群中发现罕见的非整倍体细胞的研究报告,后期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纵向研究来识别出哪些潜在的风险因素(如果有的话)或许会导致这些细胞发生癌变,此外,在很多机体系统中所发现的上皮细胞也强调了这些研究发现或许能转化到对其它器官的研究中;而这只是表明我们的机体在某些方面是不完美的,而且我们可以在一生中产生这些类型的细胞。
这不仅仅是在乳腺癌研究领域,而是在多种类型癌症的研究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每个人都存在癌前病变,但研究人员需要考虑如何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来理解这种非整倍性对于癌症发生的影响。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健康女性,其机体的乳腺组织中也存在罕见的非整倍体上皮细胞的克隆扩增。(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Lin, Y., Wang, J., Wang, K.et al..Nature (2024). doi:10.1038/s41586-024-08129-x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ell:震惊!首次发现肠道微生物释放抗癌胆汁酸,阻断雄激素信号传导,从而增强T细胞的癌症杀伤能力 (2025-04-19)
- 大脑成微塑料“垃圾场”?Nature子刊:痴呆患者脑内微塑料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人,8年飙升50%! (2025-04-19)
- “无糖”饮料居然会越喝越饿?最新Nature子刊: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会增加大脑饥饿调节中心的活动,刺激食欲,特别是对女性/肥胖者 (2025-04-19)
- 《自然》双重磅:重大突破!两项早期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试验结果发表,治疗安全性高,并显示出运动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改善 (2025-04-19)
- Cell:科学家揭秘先天基因密码如何影响癌症发展?有望开启精准医疗新时代 (2025-04-18)
- 氰化物的逆袭!Nat Metab:科学家揭秘氰化物从致命毒药到细胞信使的惊人转变 (2025-04-18)
- BMJ:死亡风险降低62%!中山大学团队首次证实,4个周期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可将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提至90%以上 (2025-04-18)
- Cell重磅:肠道菌群竟能通过产生的胆汁酸增强抗肿瘤免疫!一作已回国加入厦门大学 (2025-04-18)
- CD:科学家发现抑癌蛋白p53缺失诱发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新机制! (2025-04-18)
- 改写生命密码!iScience:工程病毒样颗粒在类器官中“出手”,成功将囊性纤维化关键突变G542X转为G542R (2025-04-1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