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得!皮肤细胞变身心脏瓣膜细胞?Bioact Mater:成功将人类皮肤细胞重编程,创造出与人体具有相容性的猪心脏瓣膜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12-10 11:08
这项研究为未来的器官移植提供了新的希望。通过将人类皮肤细胞直接重编程为心脏瓣膜细胞,并利用这些细胞改造猪的心脏瓣膜,研究人员为解决器官排斥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在一项突破性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华中科技大学和美国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将人类皮肤细胞重编程为心脏瓣膜细胞,并将这些细胞用于改造猪的心脏瓣膜。这项新技术既没有使用病毒作为载体,也没有先将皮肤细胞重编程为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 cells),可能为成功移植人体器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5年3月的Bioactive Material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Engineering aortic valves via transdifferentiating fibroblasts into valvular endothelial cells without using viruses or iPS cells 。
东北大学生物工程系教授Ning Wang表示: 这一想法理论上可以应用于其他组织替代器官,因为可以诱导特定的组织/器官细胞类型,并将其播种到脱细胞动物(如猪)的组织/器官上,从而设计出功能性组织/器官。
每年约有3万名美国人因心脏主动脉瓣失灵而死亡。目前最先进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橡胶和金属制成的生物人工瓣膜或机械瓣膜,但这些方法对仍在生长发育的患者来说存在局限性。
Wang教授解释说,猪的心脏结构与人类相似,使用猪的主动脉瓣是一种新的前沿技术,因为这种瓣膜可以随着患者的生长而生长。然而,人体对外来物并不友好,尤其是来自猪的器官或组织。人体免疫系统会排斥猪心脏瓣膜,因为该瓣膜内膜上有生物不相容的猪细胞。
重编程人类皮肤细胞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机械环境(将培养条件的硬度与猪心脏瓣膜的硬度相匹配)和化学环境,将从捐赠者处获得的成年人类皮肤细胞直接重编程为成人心脏瓣膜细胞。这种方法有几个显著的优点:
1. 无病毒操作:研究人员没有使用病毒来操纵人类皮肤细胞的DNA。Wang教授指出, 我们知道,病毒会导致感染。即使是不太严重的病毒,也可能导致肿瘤。
2. 直接重编程:他们也没有首先将人类皮肤细胞重编程为多能性干细胞(这可能导致肿瘤),而是直接将皮肤细胞重编程为心脏瓣膜细胞。
3. 高效过程:通常,细胞重编程的效率在0.1%到1%之间。而他们的这一过程最低效率约为10%,经过体外扩增后可产生6600万个心脏瓣膜细胞。
使猪心脏瓣膜具有生物相容性
第二项重大进展是利用这些心脏瓣膜细胞制造出与人类相容的猪心脏瓣膜。这包括用酶去除猪心脏瓣膜上的细胞,保留其结构,然后用人类心脏瓣膜细胞补充脱细胞的猪心脏瓣膜。接着,他们将含有人类心脏瓣膜细胞的猪心脏瓣膜骨架成功移植到一只免疫力低下的小鼠体内。这个移植瓣膜在小鼠体内持续了两个月,相当于人类的五年。
整个过程从细胞重编程到移植耗时仅20天。下一步是观察这种技术是否能在羊或猪等更大的动物身上发挥作用,并最终在人类身上应用。
未来展望
这项研究为未来的器官移植提供了新的希望。通过将人类皮肤细胞直接重编程为心脏瓣膜细胞,并利用这些细胞改造猪的心脏瓣膜,研究人员为解决器官排斥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未来,这项技术有望应用于更多类型的组织和器官,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Peng Tang et al. Engineering aortic valves via transdifferentiating fibroblasts into valvular endothelial cells without using viruses or iPS cells. Bioactive Materials, 2024, doi:10.1016/j.bioactmat.2024.11.018.
Researchers reprogram skin cells to create human-compatible pig heart valve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4-11-reprogram-skin-cells-human-compatible.html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Nat Med:利用碱基编辑技术有望治疗由斯塔格特病引起的视力丧失 (2025-01-16)
- Cell子刊:西安交大李磊团队揭示衣康酸转运蛋白SLC13A3赋予癌症免疫治疗抗性的新机制 (2025-01-16)
- 《自然·医学》:地中海饮食不需要限时!临床试验发现,地中海饮食+限时禁食不会进一步改善超重/肥胖人群的内脏脂肪和心血管健康 (2025-01-16)
- 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炎症条件下的亚状态转变过程 (2025-01-16)
- Nature:破解基因组稳定之谜!卫星DNA如何成为染色体分裂的关键? (2025-01-15)
- 新型人类肠道类器官系统!Nat Commun:中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巧妙平衡“更新”与“分化”的可调节人类肠道类器官系统 (2025-01-15)
- Nature Medicine:巨噬细胞疗法——肝硬化治疗的全新突破 (2025-01-15)
- Nature Aging:肠道微生物如何揭示衰老的秘密? (2025-01-15)
- Nat Commun:呼吸道类器官突破人鼻病毒C培养难题,开启呼吸道疾病研究新篇章! (2025-01-14)
- 《自然》:编辑10个基因删除一种疾病?科学家推算多基因编辑潜力,预期乐观但想得太美 (2025-01-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