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研究揭示十字花科果实形状多样化的调控机制

研究揭示十字花科果实形状多样化的调控机制

来源:植物所 2024-12-29 09:54

研究人员在拟南芥中重建的STM正反馈环,可诱导果瓣表皮细胞产生额外的细胞分裂进而改变果实的形状。

果实是促进被子植物辐射分化的创新性状,含有多种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必需营养成分。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果实在被子植物中呈现丰富的多样性如颜色、形状、大小和质地等。通常,这些性状与特定的种子散播策略高度适应。既往研究陆续揭示了果实发育过程和相关基因调控网络,但果实多样化产生的分子进化机制尚不明确。

十字花科是被子植物中具有经济价值的类群之一,其果实形状呈现出丰富的变异式样,是研究果实多样化机制的理想材料。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与合作者,以十字花科具有心形角果的淡红荠为材料,探讨了果实形态建成和多样化的分子进化机制。活细胞成像显示,随着淡红荠心形角果发育,果瓣表皮细胞的分裂活性逐渐减弱,在心形角果形态建立后细胞分裂局限在果瓣顶端的边缘区域;细胞极性生长从果瓣中部开始向顶端逐渐增强以促使果瓣顶端外凸生长,细胞分裂和极性生长共同决定心形角果的形态建成。这种互补的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发育模式造成果瓣表皮细胞大小的异质性。上述结论得到果瓣表皮细胞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发育轨迹重建结果的支持。

在基因调控层面,果瓣顶端的细胞分裂依赖于特征基因CrSTM的特异表达,其在果瓣中的表达被生长素信号激活;CrSTM蛋白通过识别其自身启动子上的STM结合元件组成正反馈自调控环来维持其在果瓣顶端边缘区域的表达;通过基因编辑,敲除STM结合元件能够降低CrSTM及细胞分裂标记基因的表达并影响果瓣发育。这表明,CrSTM在果瓣中的特异定位影响果瓣表皮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模式,进而调控果实的形态建成。

研究人员在拟南芥中重建的STM正反馈环,可诱导果瓣表皮细胞产生额外的细胞分裂进而改变果实的形状。这说明,STM在果实中的核心功能是通过调控细胞行为来决定果实形状。十字花科中,STM结合元件多次独立起源。因此,研究推测,STM正反馈环的进化或是促进果实形状多样化的重要途径。

上述研究在基因调控层面揭示了果实形状多样化的进化机制,为剖析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形态多样性的产生机制提供了线索,并为十字花科这一经济作物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等的支持。该工作由植物所和英国牛津大学合作完成。

十字花科植物果实形状决定的分子调控机制和形状多样化的进化途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