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为啥能成为“重磅药物”的摇篮? |
![]() |
近期,药明康德披露的几个数字颇为引人瞩目:2023年全球销售额前十的小分子药物中,有4款由药明康德化学业务平台服务生产。由知名行业网站 猎药人 从上万个分子中挑出的2023年度10大明星小分子中,有7款由药明康德化学业务平台赋能。
通常,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已获批上市药物,被誉为 重磅炸弹 ,代表着临床价值和商业化产能需求。 明星分子 通常指那些因具创新突破性而备受关注的在研药物分子。例如,猎药人网站年度榜单上的小分子,是从数以万计的研究论文中,依据技术创新、科学贡献、潜在临床价值以及独创性等因素精心挑选出来的。在全球海量小分子研发管线中,他们都是百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的存在。
药明康德能够有如此成绩,可以说是 爆款 摇篮了。药明康德为啥这么强?
首先,药明康德创立的一体化、端到端的CRDMO商业模式,为推动分子管线持续扩张打下了坚实基础。尤其R端的存在,为后端业务起到 开源引流 的作用,能够持续不断地吸引众多具创新精神的客户,持续扩充分子管线。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药明康德前端研究业务部门为整体CRDMO漏斗提供了69%的新客户。
例如在小分子领域,2021年以来,药明康德发现和临床前业务在小分子领域的市场客户覆盖率达到42%。2024年三季报显示,药明康德R端各业务平台在一年之内为客户成功合成并交付超过45万个新化合物,同比增长了7%。由R端到D M端转化的分子数持续增长,D端与M端的同比增长分别为11%和17%。其中,临床3期和商业化阶段的小分子项目新增20个。随着分子管线不断扩张并加速进入D M端,未来的潜在重磅/明星分子很可能就会蕴藏其中。
多出来的R端业务,还使药明康德拥有另一个重要能力,即站在行业前沿的能力。长期以来,药明康德从R到D到M,跟随科学、跟随不同分子、不同疾病,以及跟随客户的发展和需求,形成对行业创新趋势的预判,并基于 远见 做好前瞻布局,提前为下一个 重磅药物 做好准备。
以新型分子为例,近年来以寡核苷酸、多肽、蛋白降解疗法等为代表的新兴药物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它们的创新性和复杂性,为新药研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而药明康德提前布局新兴技术和新分子服务能力,从多肽、寡核苷酸、蛋白降解药物,到各类新型偶联药物,几乎覆盖了所有新分子类型的研究和服务。
数据显示,在新分子方面,2021 年以来药明康德在发现和临床前业务的总体市场客户覆盖率约为 26%。由于新分子类型的生物学开发需求旺盛,2019年至2023年药明康德生物学业务在新分子领域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70%。药明康德化学业务旗下的新分子业务平台(WuXi TIDES)也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71%,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96%。
在这个创新趋势下,未来的 重磅药物 很可能会诞生在这些新兴分子药物领域。
药明康德从R到D到M的 合力 优势,也是其持续吸引客户,确保管线扩张的重要因素。极致的 合力效应 能够为客户带来速度、效率、成功率和成本的综合优势。再加上其全球化的质量体系和超强执行力,药明康德得以持续吸引全球众多客户托付分子管线。2024年前三季度,其新增客户超过800家,活跃客户数超过6000家。
综上,大胆推测,创新药的下一个 爆款 很有可能已存在于药明康德的合作 篮子 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癌症通讯》:一旦感染,阴魂不散!新桥医院团队首次发现,幽门螺杆菌能将促癌“写入”宿主细胞基因组 (2025-02-24)
- 厦门大学和万泰生物联合研制生产的P85-Ab鼻咽癌诊断检测试剂盒入选2024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 (2025-02-24)
- Cell Biomaterials:北京大学林志强/张强团队全面综述脑病中的线粒体——从分子结构机制到靶向治疗 (2025-02-24)
- Cell:脑细胞模拟肌肉信号传导来增强学习和记忆 (2025-02-24)
- 柳叶刀:AAV基因疗法,帮助遗传性失明儿童重见光明 (2025-02-24)
- 血管中也有“捣蛋鬼”!Angiogenesis研究用可视化血管类器官模型,揪出“捣乱分子”,给新药研发“开绿灯”! (2025-02-24)
- Cell Stem Cell:揭示成年人类大脑中神经干细胞被激活的分子机制 (2025-02-23)
- Nature子刊:引入m7G帽结构,显著提高环状mRNA翻译效率 (2025-02-23)
- J Immunol:科学家开发出能靶向作用并杀灭HIV的新型自然杀伤性细胞策略 (2025-02-23)
- Cell:在脑干中发现阻止进食的特定神经元 (2025-02-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