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意外!DNA马达SMC可以改变移动方向,重塑对人类基因表达的理解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1-24 14:13
这项研究最终解决了科学界对SMC如何工作的各种相互矛盾的理论的困惑。早期的研究表明,SMC只能严格地朝一个方向移动,而其他研究表明,它们同时从两侧拉DNA。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洛桑大学和维也纳生物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塑造人类DNA的蛋白机器可以改变方向。在此之前,科学家们认为,这些所谓的产生DNA环状结构的SMC马达只能在一个方向上移动。这一新发现对于理解SMC马达如何塑造人类基因组和调节人体基因至关重要。
相关研究结果于2025年1月16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SMC motor proteins extrude DNA asymmetrically and can switch directions 。
论文第一作者Roman Barth解释说, 有时,例如当对食物、酒精或热量作出反应时,细胞需要快速改变哪些基因应该表达,哪些基因应该关闭。为了关闭和开启基因,细胞使用SMC马达,它像开关一样连接DNA的不同部分。
然而,SMC机器并不自然知道连接DNA的哪些部分。它们只是在DNA上的某个地方加载,并开始将其塑造成一个环状结构,直到它们到达被迫停止的位点。这就是为什么它们严重依赖探索DNA两侧的能力来找到正确的停止标志。
这些作者如今发现,SMC马达可以改变方向,这与人们所认为的相反。论文通讯作者、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Cees Dekker教授说, 我们的实验表明,SMC会暂时从一侧拉扯DNA,然后改变方向从另一侧拉扯DNA。通过这样做,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可以从两侧将DNA拉入一个环状结构中。我们发现这适用于所有类型的SMC马达。你可以把它比作汽车中的变速箱。用手动变速杆,你可以让汽车前进或后退。我们甚至在黏连蛋白SMC马达蛋白中发现了 变速杆(gear lever) ,即蛋白亚基NIPBL。
为了发现SMC马达的倒车档,这些作者使用了一种先进的家用显微镜来观察单个DNA分子上的单个蛋白。这本身就是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正如Barth所解释的那样, 一个细胞含有数百万个蛋白,而人体是由数万亿个细胞组成的。拉出一些蛋白并能够一个接一个地 观察 它们是纳米技术的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这涉及到纳米尺度的成像 比人类头发的宽度小100000。
Barth说, 一旦我们了解了SMC马达如何塑造DNA,我们可能会开始探究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出了什么问题,重要的是,如何进行校正。
例如,神经生成性疾病可能是妊娠早期基因失调的结果。事实上,有几种严重的疾病,如阿姆斯特丹型侏儒征(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与SMC有关,在这些疾病中,SMC马达可能无法在胚胎细胞内正确切换。
这项研究最终解决了科学界对SMC如何工作的各种相互矛盾的理论的困惑。早期的研究表明,SMC只能严格地朝一个方向移动,而其他研究表明,它们同时从两侧拉DNA。
这一发现解决了这些争议。Barth说, 发现SMC马达之间的共性有助于集中和简化SMC研究领域。我们不必再为每种类型的SMC蛋白寻找新的机制。这也将加速该领域向应用科学的发展。我很高兴看到这些知识进入制药公司、医院,最终进入医生办公室。 ( 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Roman Barthet al. .Cell, 2025, doi:10.1016/j.cell.2024.12.02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工作时的体力劳动和空闲时的锻炼有区别?AJPM:别让工作累垮你!空闲时间锻炼才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关键 (2025-02-24)
- 北京大学最新Cell论文:李龙/宋晨/高宁团队揭示膜蛋白进入脂膜折叠的分子过程 (2025-02-23)
- Nature:当癌症疫苗遇上"癌王"!一场改写生命剧本的细胞革命 (2025-02-23)
- Nature Methods:窥探生命的分子之舞——PTEN活体成像技术开启神经科学新纪元 (2025-02-23)
- Science:复旦大学郁金泰团队发现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并利用AI找到潜在治疗药物 (2025-02-22)
- 迈威生物于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自主研发的靶向整合素 αvβ8 抗体的临床前研究成果 (2025-02-22)
- 抵御流感的秘密武器!Nat Immunol:来自真菌中的β (2025-02-22)
- 陈子江/赵涵团队证实,母亲雄激素过多会跨代遗传增加男性后代的糖尿病风险,热量限制和二甲双胍能够逆转风险 (2025-02-22)
- 是真的!睡前抱抱能缓解一天的压力!143对伴侣研究表明:那些在入睡时选择更亲密姿势的伴侣,有更低的压力水平和更少的依恋不安全感 (2025-02-22)
- Nature:揭示颗粒酶K通过激活完整的补体级联反应来驱动组织损伤和炎症 (2025-02-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