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微塑料/纳塑料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及膳食天然产物的保护作用 |
![]() |
来源:网络 2025-01-25 13:42
该研究方向包括了环境科学、食品安全和食物营养的相关研究,可以让环境科学家、食品安全专家和营养学专家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微塑料/纳塑料带来的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问题。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华斌教授团队在国际食品顶级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Technology上发表题为 Potentially harmful effects of micro-/nanoplastics on humans as well as protective actions of dietary natural products 的综述性文章。
文章系统总结了微塑料/纳塑料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及膳食天然产物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可以指导人们吃含微塑料少的食物和选择某些天然产物去预防微塑料的毒性,也有利于将天然产物开发成为营养补充剂和功能性食品,以防治微塑料的危害作用。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成瑾为第一作者,公共卫生学院李华斌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学系甘人友助理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
微塑料是目前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起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的影响。但近年来由于微塑料普遍在食物、饮用水和空气中检出,人类不可避免地暴露于微塑料和纳塑料,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被广泛关注。微塑料表现出神经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发育毒性等,并且还会诱发肠道紊乱、心疾病等。另一方面,某些膳食天然产物能够预防和缓解微塑料对人的健康危害。
该文总结了人的微塑料暴露情况。微塑料/纳塑料已在多种食品中检测出(盐、茶叶、海产品、牛奶、大米、水果、蔬菜、酱油),也在人体的多个器官被检测出,例如肺、结肠、心脏、胎盘、骨髓、血液、母乳。阐述了微塑料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它表现出了肝脏毒性、肾脏毒性、神经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发育毒性等,并且还会诱发肠道紊乱、心、肥胖、等。另一方面,某些膳食天然产物,例如益生菌、褪黑素、白藜芦醇、红景天苷、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多不饱和脂肪酸DHA-PS,能够预防微塑料的健康危害。
该研究方向包括了环境科学、食品安全和食物营养的相关研究,可以让环境科学家、食品安全专家和营养学专家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微塑料/纳塑料带来的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问题。这将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将吸引更多人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该研究受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的资助。


- 相关报道
-
- 精雕细琢重塑畸形拇指,六指少年重“握”新生 (2025-08-20)
- J Cachexia Sarcopenia Muscle:全球首个模拟老年肌少症“人造肌肉”诞生,睾酮立大功! (2025-08-20)
- Cell:当细胞的“转录引擎”失业,为何它选择主动赴死而非坐以待毙? (2025-08-20)
- 糖尿病伤口愈合有望迎来新曙光!Int J Nanomedicine研究表明脂肪干细胞凋亡小体可加速愈合 (2025-08-20)
- 最新研究显示,早上一杯咖啡,可以显著改善情绪 (2025-08-20)
- 第三届马凡救治联盟学术交流会暨第十一届全国马凡综合征病友大会在沪召开 (2025-08-19)
- 无痛逆转牙周炎?!最新国人研究:打一针牙髓干细胞,不用开刀就能让受损的牙周组织自己长回来 (2025-08-19)
- 韩春雨新论文:开发新型PCR技术,实现快速、高精度DNA检测,且无需精密仪器 (2025-08-19)
- Blood:新发现!即使几个突变细胞也会对血液癌症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025-08-19)
- Nat Methods:绘制高通量细胞相互作用图谱,科学家成功解锁免疫细胞互动的奥秘 (2025-08-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