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achexia Sarcopenia Muscle:全球首个模拟老年肌少症“人造肌肉”诞生,睾酮立大功!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8-20 09:09
本研究成功构建人多能干细胞衍生的骨骼肌类器官模型,可模拟衰老诱导的肌少症,且睾酮能增强卫星细胞活化和肌肉再生,该模型为研究及治疗提供平台。随着年龄增长,不少人会发现自己的肌肉力量逐渐减弱,拎重物费劲、上下楼梯吃力,这可能是肌少症的早期信号。肌少症作为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质量和功能减退疾病,不仅影响,还会增加跌倒、骨折等风险,给老年人健康带来极大威胁。然而,由于缺乏理想的人体模型,肌少症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手段开发一直面临瓶颈。
近日,发表在J Cachexia Sarcopenia Muscle上的一项研究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Skeletal Muscle Organoid Model of Aging-Induced Sarcopenia成功构建了基于人多能的骨骼肌类器官模型,为深入探索肌少症及潜在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工具。
研究团队通过优化的分化方案,从人多能干细胞(hPSCs)生成了三维人类骨骼肌类器官(hSkMOs)。这些类器官展现出显著的结构成熟性,到第100天时直径可达约2毫米,其中大多数细胞分化为轴旁中胚层祖细胞,T/BRA阳性细胞占82.04%,TBX6阳性细胞占78.18%,而神经中胚层祖细胞比例相对较低。
成熟的hSkMOs中,肌球蛋白重链(MyHC)阳性肌纤维的厚度在第100天是第50天的两倍,且被连续的层粘连蛋白基底膜包围,PAX7阳性卫星细胞位于基底膜下方,与体内骨骼肌中卫星细胞的分布位置一致,这一结构为肌肉的生长和修复提供了重要基础。同时,类器官中还存在约10.5%的神经细胞,包括表达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脊髓运动神经元、GFAP阳性神经胶质细胞以及S100B阳性施万细胞,并且通过 -银环蛇毒素标记证实了神经肌肉接头(NMJs)的形成,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突触小泡、基底膜和髓鞘样结构,表明hSkMOs具备功能性的神经肌肉连接。
图1:人多能干细胞衍生的3D人类骨骼肌类器官的高效生成
单细胞核RNA测序进一步揭示了hSkMOs的细胞多样性,其中肌源性祖细胞/卫星细胞占43.6%,肌细胞占16.8%,肌纤维占21.2%,神经细胞占8.0%等。卫星细胞可分为静止态、活化/增殖态和分化态三种亚型,神经细胞则包括运动神经元、GABA能中间神经元、谷氨酸能中间神经元等,充分体现了该模型对体内神经肌肉系统复杂性的模拟能力。
图2:人类骨骼肌类器官中成熟肌纤维的结构特征
图3:人类骨骼肌类器官中脊髓来源运动神经元的结构特征及其与肌纤维的功能连接
功能研究显示,hSkMOs存在自发收缩现象,钙流入明显,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到肌纤维的自发突触后电位。乙酰胆碱处理可增强收缩速度,而筒箭毒碱能显著抑制自发收缩,证实了类器官中存在功能性的神经肌肉传递。
为模拟肌少症,研究团队采用肿瘤因子- (TNF- )处理hSkMOs。急性处理(20ng/mL,2天)后,TNF- /NF- B通路相关因子如NF- B p65、I B 和AKT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AX7+/MYOD+活化卫星细胞比例在第0天急剧增加至13.62%,随后逐渐下降,同时肌纤维横截面积暂时减小,但在第7天可恢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表明类器官具有内在的再生能力。
而慢性TNF- 处理则建立了持续性的肌少症样表型,表现为肌纤维体积显著减少,神经肌肉接头数量大幅下降。在此基础上,睾酮处理展现出显著的改善效果:与单独TNF- 处理组相比,睾酮联合处理使PAX7+/MYOD+活化卫星细胞比例从2.29%提升至7.97%,PAX7+/Ki67+增殖卫星细胞比例从2.07%提升至7.03%,肌纤维横截面积从644.7 m 增加到987.1 m ,且神经肌肉接头数量维持在接近对照组水平,膜电位反应也得到有效保护。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成功构建的人多能干细胞衍生骨骼肌类器官模型,不仅准确再现了骨骼肌的结构成熟度及其与脊髓来源神经细胞的功能相互作用,还能有效模拟衰老诱导的肌少症病理过程。睾酮在该模型中展现出的改善效果,为肌少症的激素治疗策略提供了有力证据。这一模型的建立为深入解析肌少症发病机制、筛选潜在治疗药物开辟了新途径,有望在未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维持肌肉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让衰老不再伴随肌肉力量的快速流失。(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Park S, Shin MK, Jeong DS, et al.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Skeletal Muscle Organoid Model of Aging-Induced Sarcopenia.J Cachexia Sarcopenia Muscle. 2025;16(4):e70045. doi:10.1002/jcsm.7004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精雕细琢重塑畸形拇指,六指少年重“握”新生 (2025-08-20)
- J Cachexia Sarcopenia Muscle:全球首个模拟老年肌少症“人造肌肉”诞生,睾酮立大功! (2025-08-20)
- Cell:当细胞的“转录引擎”失业,为何它选择主动赴死而非坐以待毙? (2025-08-20)
- 糖尿病伤口愈合有望迎来新曙光!Int J Nanomedicine研究表明脂肪干细胞凋亡小体可加速愈合 (2025-08-20)
- 最新研究显示,早上一杯咖啡,可以显著改善情绪 (2025-08-20)
- 第三届马凡救治联盟学术交流会暨第十一届全国马凡综合征病友大会在沪召开 (2025-08-19)
- 无痛逆转牙周炎?!最新国人研究:打一针牙髓干细胞,不用开刀就能让受损的牙周组织自己长回来 (2025-08-19)
- 韩春雨新论文:开发新型PCR技术,实现快速、高精度DNA检测,且无需精密仪器 (2025-08-19)
- Blood:新发现!即使几个突变细胞也会对血液癌症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025-08-19)
- Nat Methods:绘制高通量细胞相互作用图谱,科学家成功解锁免疫细胞互动的奥秘 (2025-08-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