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脑细胞中的遗传改变或与机体衰老和阿尔兹海默病发生直接相关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1-29 12:04
本文研究识别出了影响机体衰老和阿尔兹海默病发病机制的新基因,并强调了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在大脑抵御衰老和阿尔兹海默病的恢复力方面的重要性。衰老是大脑功能衰退的基础,其也是包括病在内的人类多种神经变性疾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然而,在衰老过程中引起大脑功能下降以及如何促进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背后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并不清楚。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Brain上题为 Human longevity and Alzheimer s disease variants act via microglia and oligodendrocyte gene networks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遗传差异会影响一个人的寿命以及其患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
文章中,研究者发现,大脑细胞(尤其是大脑中称之为小胶质细胞的细胞和支持神经细胞的少突胶质细胞)中的遗传突变与机体衰老和阿尔兹海默病发生直接相关;这一研究发现或能帮助识别出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潜在新型靶点,并有望深入理解机体大脑衰老的原因。研究者Dervis Salih博士说道,我们的研究强调了某些脑细胞的遗传变异是如何为药物发现新的分子治疗靶点提供机会的;通过理解这些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以及其在阿尔兹海默病中的作用,我们对大脑的衰老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为开发创新性和预防性的疗法提供了希望,并能为遭受这种疾病影响的家庭带来更光明的未来。
为了理解机体衰老和阿尔兹海默病发生背后的遗传因素,研究人员利用了大型遗传信息数据集中的数据,包括来自国际阿尔兹海默病基因组计划(IGAP,International Genomics of Alzheimer s Projects)中21,982名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和41,944名非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以及来自衰老相关的欧洲血统研究计划(包括参与者健康时间的长度)中的数据,该计划中包括300,477名健康个体、11,262名长寿个体以及其父母的寿命(来自爱丁堡大学的一项涉及1,012,240名父母的研究)相关数据。随后研究人员分析了这些数据旨在发现与机体衰老和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的某些基因的重要性,同时他们还利用RNA测序技术(一种能帮助理解哪些基因是活跃的以及其随着机体衰老和疾病发生到底变化了多少的技术)对小鼠和人类进行分析来研究其机体的基因活性,即细胞如何发挥功能以及对环境做出反应。
人类海马体的共表达分析揭示了小鼠或人类特有的衰老方面和特征
研究人员发现,与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的遗传差异在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非常常见,因为其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与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有关。这些变化都能在人类和小鼠机体中被观察到,然而,只有人类能表现出与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的明显遗传关联,这就表明,人类脑细胞的衰老或许会使其更易于患上。研究者还发现,某些遗传突变还与细胞对衰老的反应有关,而另一些则与痴呆症发生直接相关,包括APOE基因,其或许就会产生很强的影响,APOE基因是一种能提供指令制造载E的特殊基因,这种蛋白质能帮助脂肪和在血液中进行运输。
相关研究数据揭示了两个连续的过程,即衰老和痴呆症,研究者指出,衰老基因突变或许会使一些人群患上痴呆症,从而影响机体患阿尔兹海默病的时间和方式。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何有些人在70岁至80岁的时候患上了痴呆症,以及为何有些人在年纪大了的时候仍然思维敏捷。研究者Salih博士说道,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的遗传差异会影响衰老期间细胞如何发挥功能,其会以一种健康的方式或者与疾病相关的激活方式;而通过理解这些关键基因,我们有望开发出新型测试手段和生物标志物来帮助减缓大脑衰老及阿尔兹海默病的进展。
综上,本文研究识别出了影响机体衰老和阿尔兹海默病发病机制的新基因,并强调了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在大脑抵御衰老和阿尔兹海默病的恢复力方面的重要性;同时本文研究发现对于开发指示大脑生理学衰老的标志物以及治疗干预措施的新型靶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Andrew C Graham, Eftychia Bellou, Janet C Harwood, et al. , Brain (2025). DOI:10.1093/brain/awae33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北航/北大合作Nature论文:柔性电子贴片,实现向内脏器官细胞的精准高效递送 (2025-05-13)
- Nature:科学家首次绘制出果蝇大脑完整的神经系统地图 (2025-05-13)
- 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神经活动影响大脑脑膜淋巴系统发育 (2025-05-13)
- JECCR:红细胞,看错你了!科学家发现,红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会促进肿瘤细胞表型变化,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 (2025-05-13)
- Cell Res:我国学者首次使用现货通用型CAR (2025-05-13)
- 啤酒肚的罪魁祸首?Sig Transduct Target Ther最新研究:科学家揭秘酒精是如何促进肝脏中脂肪堆积的 (2025-05-12)
- CRO砥砺前行:35家上市企业业务和财务数据对比 (2025-05-12)
- Nature Biotechnology: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2025-05-12)
- Nature: “误会”致癌基因?研究揭示髓母细胞瘤起源新图景,CNVs才是幕后“启动者”! (2025-05-12)
- 养生糙米竟是“毒米”?!最新研究:糙米相较于白米,其砷含量尤其是无机砷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儿童等敏感人群尤需警惕 (2025-05-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