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界的“新星”!Nature:科学家识别出一种能抑制机体食欲并促进减肥的新型分子!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3-10 09:35
肥胖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而有效的减肥药物却寥寥无几。BRP的发现为这场“减肥大战”带来了新的曙光。它的效果甚至超过了Ozempic,而且似乎更安全、更方便。在这个 以瘦为美 的时代,减肥似乎成了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健身房里挥汗如雨的人们、各种减肥药的广告,还有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节食方案 但你知道吗?科学家们也在为这场 减肥大战 努力着。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 Prohormone cleavage prediction uncovers a non-incretin anti-obesity peptide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个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新分子 BRP(BRINP2相关肽)。
提到减肥药,很多人可能听说过Ozempic(),其是一种通过模拟人体内GLP-1(胰素样肽-1)作用来抑制食欲、降的药物,而GLP-1是一种调节食欲和血糖的关键激素,Ozempic能通过模仿其效果来帮助人们减少食物摄入,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然而,Ozempic也有它的 小缺点 ,比如可能会引起恶心、便秘,甚至导致肌肉量减少。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就找到了一个可能更好的替代品 天然分子BRP(BRINP2相关肽),其和Ozempic一样能有效抑制食欲和减少体重,但似乎没有那些让人不舒服的副作用。这简直就是减肥界的 新星 ,BRP的发现过程堪称一场 大海捞针 的科学冒险。我们的身体中有成千上万种蛋白质,其中一种叫做 原激素 的蛋白质在经过特定酶的切割后,会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肽类激素,这些肽类激素在调节能量代谢、控制食欲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GLP-1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但科学家们一直怀疑还有更多类似的肽类激素等待被发现。
为了找到这些潜在的 减肥分子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名为 肽类预测器 (Peptide Predictor)的计算机算法,该算法就像一个超级侦探一样,能够在人类全部2万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找出那些可能被特定酶切割的原激素,经过层层筛选后,研究人员最终锁定了373种可能的原激素,并从中预测出2683种独特的肽。在这些肽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由12个氨基酸组成的 小家伙 BRP,其来自一种称之为BRINP2的蛋白质,而且其效果简直让人惊叹。在实验室中,BRP对神经细胞的激活效果比GLP-1还要强十倍,这意味着其可能在调节食欲方面有更强的能力。
肽类预测器或能帮助预测新型肽类
随后,研究人员在动物身上测试了BRP的效果,结果发现,无论是瘦弱小鼠还是代谢更接近人类的小型猪,注射BRP后,其机体的食欲都显著下降了。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它们的食物摄入量减少了近50%。而且肥胖小鼠连续14天接受BRP注射后,平均减重3克,几乎全是脂肪减少,而对照组的小鼠却增加了3克体重。让研究人员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小鼠的血糖和胰岛素耐受性也得到了改善。
最让人兴奋的是,BRP似乎没有Ozempic那些让人不舒服的副作用。在行为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接受BRP治疗的小鼠和猪在活动、饮水、焦虑行为甚至排便方面都没有任何异常,这意味着BRP或许是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减肥选择。研究人员还发现,BRP的作用机制与GLP-1或Ozempic完全不同,它能激活另一条代谢和神经通路,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其能避免那些副作用。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找到BRP的细胞表面受体,并探索如何让其效果在体内持续更长时间,以便未来能开发出更方便的给药方案。
肥胖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而有效的减肥药物却寥寥无几。BRP的发现为这场 减肥大战 带来了新的曙光。它的效果甚至超过了Ozempic,而且似乎更安全、更方便,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成立了公司,计划尽快开展人体临床试验。
研究者Svensson博士表示,我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BRP在人类中是否安全有效,如果成功的话,这或将是减肥领域的一大突破。或许有一天,BRP将会成为减肥界的 新网红 ,帮助更多人轻松实现健康减肥的梦想。(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Coassolo, L., B. Danneskiold-Sams e, N., Nguyen, Q.et al..Nature (2025). doi:10.1038/s41586-025-08683-y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胡海岚团队最新Cell论文:揭开压力传播路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上演的“动态探戈”诱导抑郁症 (2025-04-26)
- 《科学》子刊:敲键盘,测PD!加大团队开发无线智能键盘,可通过敲键盘动态诊断和监测帕金森病进展 (2025-04-25)
- Nature:科学家提供强有力证据揭示带状疱疹疫苗与机体痴呆症风险降低之间的神秘关联 (2025-04-25)
- 《对于做好以后恒久照护师培育学习任务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4-25)
- 医改教训若何就地取材再立异?国度卫生安康委“以例说法” (2025-04-25)
- Cell子刊:高绍荣/李维达/乐融融团队发现抗癌药物CD47阻断抗体具有抗肥胖作用 (2025-04-25)
-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04-25)
- Sci Transl Med:哮喘疗法新突破!肝脏免疫疗法有望实现患者疾病长期缓解 (2025-04-24)
- Science:利用非线性声片显微镜显示活体器官中的毛细血管和细胞 (2025-04-24)
- 松江企业入选“中国医疗及健康服务产业最佳医疗器械领域投资案例TOP10” (2025-04-2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