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enterology:令人吃惊!克罗恩病竟与EBV感染存在关联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3-12 11:36
一项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 期刊上的纵向研究系统地研究了病毒在克罗恩病中的作用,并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EBV感染易使人患上克罗恩病。克罗恩病(Crohn s disease)是一种使人衰弱的炎症性肠病,有许多已知的致病因素,包括肠道微生物组中促进炎症环境的的细菌变化。如今,克罗恩病首次与一种病毒联系在一起,特别是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已知EBV会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mononucleosis)。
科学家们已经观察到克罗恩病患者肠道中EBV水平升高,并发现EBV与克罗恩病以外的自身疾病(包括、症和)之间存在关联。但是,EBV和克罗恩病哪一个先出现呢?
波士顿儿童医院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科的研究员Anubhab Nandy博士说, 这是一个典型的鸡和蛋的问题。
一项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 期刊上的纵向研究系统地研究了病毒在克罗恩病中的作用,并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EBV感染易使人患上克罗恩病。
追踪EBV和克罗恩病
Nandy及其同事们分析了一组年龄在20至24岁之间、最初健康的新兵的数据,这些新兵在服役期间定期提供血清样本。他们用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合著者Stephen Elledge博士开发的高通量检测方法VirScan对这些样本进行了测试。VirScan能够检测针对多种病毒的抗体,从而深入了解病毒暴露情况。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样本中抗EBV抗体阳性的新兵最终患克罗恩病的可能性是健康对照组的三倍。有趣的是,EBV暴露的证据比克罗恩病的早了五到七年。
波士顿儿童炎症性肠疾病中心主任Scott Snapper医学博士说, 我们进行这项研究不是为了寻找EBV;我们是在寻找任何可能引发炎症性肠病的病毒。然后,当EBV流行时,我们通过更详细的测试非常具体地研究了对EBV的免疫反应。 这些测试证实并加强了VirScan的发现。
Nandy及其同事们接下来在第二个队列---5000多名克罗恩病患者的一级亲属儿童(中位年龄;11岁)---中寻找抗EBV抗体。在该队列中,EBV不是克罗恩病后续诊断的学显著预测因素。Snapper推测,由于共同的遗传或环境因素,克罗恩病患者的一级亲属可能已经使他们面临更高的风险,从而混淆了与EBV的关联。
EBV与免疫系统
另一种可能性是EBV对儿童免疫系统的影响不同,也许是因为儿童在EBV暴露时不太可能患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Snapper说, 在生命早期对某些有机体做出反应可能会增强免疫系统,从而预防免疫介导的疾病。
Nandy和Snapper如今想弄清楚EBV在分子水平上对人们有什么作用,使他们更容易患克罗恩病。一种可能性是,这种病毒具有与人类基因相互作用的某些基因或分子,这些基因或分子与自身免疫疾病的易感性有关。另一种可能性是与EBV产生的一种抗炎蛋白有关,这种抗炎蛋白与哺乳动物IL-10非常相似。暴露于这种抗炎蛋白的人可能会产生针对它的抗体,阻止他们自己的IL-10发挥作用,使他们容易患上炎症性疾病。
Snapper说, 从机制上讲,我们需要准确了解EBV如何改变免疫系统,导致克罗恩病。如果能弄清楚这些机制,就可以想出新的疗法。 ( 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Anubhab Nandy et al, , Gastroenterology (2025). DOI: 10.1053/j.gastro.2025.01.24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ell子刊:空军军医大学武胜昔/王亚周团队揭示自闭症相关社交缺陷新机制 (2025-09-05)
- PLoS Biol:肠道微生物的秘密 科学家揭示真菌、基因与机体健康之间的奇妙关联 (2025-09-05)
- 东诚药业启动分拆子公司蓝纳成赴港上市,聚焦创新核药赛道开启发展新篇章 (2025-09-04)
- 浙江大学最新Cell子刊论文:利用AI促进伤口愈合 (2025-09-04)
- 这项失败的渐冻症临床试验登上Cell:药物在大脑中广泛分布,但未产生治疗效果 (2025-09-04)
- Ann Med:抗风湿药物甲氨蝶呤或能帮助降血压并减少心脏病风险 (2025-09-04)
- 蔬菜玉米助力抗癌!华人学者Cell子刊论文发现,关键或在于玉米黄素 (2025-09-04)
- Nature头条:用AI增强脑机接口,帮助瘫痪者更好地控制机械臂 (2025-09-04)
- N Engl J Med:医学界的“缺失环节”——谁能为明日的疑难杂症寻找答案? (2025-09-04)
- Nature Methods:一细胞,双视角!SDR-seq高通量解析遗传变异对基因表达的精细调控 (2025-09-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