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糙米竟是“毒米”?!最新研究:糙米相较于白米,其砷含量尤其是无机砷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儿童等敏感人群尤需警惕 |
![]() |
养生糙米竟是“毒米”?!最新研究:糙米相较于白米,其砷含量尤其是无机砷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儿童等敏感人群尤需警惕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5-12 09:36
这项关于糙米与白米砷含量及暴露风险的研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所引发的健康问题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营养过剩所导致的种种困扰,例如,由于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过度摄入,使得肥胖、、高血脂等慢性病的风险大幅攀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正因如此,如今的人们开始对食物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 吃饱 ,更要 吃好 ,追求营养与健康兼具的饮食方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粗粮代替精粮」的饮食理念逐渐风靡,成为众多养生人士的心头好。不少人每天煮米饭时都会特意加入一把糙米,认为这样能获取更多营养,有益健康。诚然,糙米和白米的区别就在于加工精度。糙米保留了稻谷的胚芽和麸皮,使得稻谷中许多营养物质,包括膳食纤维、蛋白质、烟酸和叶酸等得以保留,而白米则在加工过程中去除了这些营养成分丰富的部分。
但是,事情好像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美好和简单......
图片来源自:千库网
近日,在Risk analysis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Arsenic content and exposure in brown rice compared to white rice in the United States的研究论文,研究主要聚焦于美国市场上的糙米和白米,以及不同年龄段、不同饮食习惯的美国人群,包括婴儿、幼儿、青少年、成年人等。通过比较糙米和白米的潜在砷暴露及其相关风险,研究显示:与白米或米粒胚乳相比,米糠和糙米具有更高的砷含量和无机砷浓度,且经常食用糙米而非白米者被发现有更高的砷暴露量,特别是对于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器官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等敏感人群。
首先,什么是砷?
砷,这个听起来有些神秘又略带危险的元素,其实一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一种原子序数为 33 的类金属元素,在地壳和水体中天然存在,有着广泛的分布。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大米这种常见的主食,竟然对砷有着超强的 吸附力 !
相较于其他谷物,大米吸收土壤砷的能力简直可以说是惊人的,能达到它们体积的近 10 倍之多,而这一切都与水稻在水田中种植的生长习性紧密相连 大米通过根部吸收砷,并将其转运至整株植物中,最重要的是砷最终会在籽粒中积累,而籽粒则是由多个可食部分组成,这也导致了糙米和白米之间的区别。
已知的砷化合物超过 100 种,其毒性会因化学结构和氧化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大米中,主要存在着无机砷形式的 As(III)、As(V)以及有机砷形式的甲基砷酸和二甲基砷酸。通常来说,有机砷的毒性要远低于无机砷。从植物体内砷的分布情况来看,大米中的砷并非均匀分布,一般呈现出根 秆 稻壳 米糠 胚乳的递减趋势,稻谷外层部分的总砷和无机砷含量相对较高。
大米中发现的砷形态
在全球范围内,水稻种植与砷暴露风险之间的关系早已被确认,尤其是在亚洲国家,大米消费量大且砷含量也相对较高。
近年来,随着研究发现婴儿食品中砷含量较高,这一问题在美国也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开始意识到,食品中特别是以大米为基础的食品,其含有的砷元素正悄然威胁着公共健康。目前,饮用水中的砷含量已经受到监测和严格监管,以保障公众免受潜在的健康风险。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推出的 更接近零容忍 行动计划(Closer to Zero Action Plan),也即将为食品中的砷含量设定限值。
食品和饮用水中砷摄入的最大限值
通过比较不同稻米中砷含量的差异,研究发现米糠中无机砷浓度显著高于胚乳(即白米),增幅达72.2% 98.3%。这充分表明,米糠中无机砷浓度的升高是导致糙米砷含量高于白米的直接原因。并且,砷含量的增加主要以无机砷形式存在。在含米糠的对比研究中,无机砷含量占比高达 77%,这一数据令人咋舌!
此外,研究还发现,美国以外地区稻米的无机砷比例(白米 53%,糙米 65%)要高于美国本土稻米。
白米和糙米中砷含量研究的均值
研究者进一步比较了美国总人口与明确表示定期食用米饭的群体之间米饭消耗量的差异,他们发现容易受到米饭中砷暴露影响的人群包括:婴幼儿、亚洲移民群体、食用无麸质饮食人群以及营养不良的人群,其中米饭中砷暴露对儿童的影响,特别是6到24个月的儿童 每日会摄入大约2.14( 0.39)克 / 千克体重糙米,或会有较高的砷暴露风险。
具体而言,数据显示,6 - 24 个月儿童( 只吃糙米 亚群)每日无机砷暴露量为 0.295( 0.64)微克 / 千克,这一数值已超出安全水平(0.21 微克 / 千克)。相比之下,对于大多数成人来说,无机砷暴露量则处于安全水平。
不同年龄组每日食用糙米和白米的无机砷暴露量
小结
综上,这项关于糙米与白米砷含量及暴露风险的研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我们的一生中,慢性砷暴露可能会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例如皮肤、肺部和,因此多关注食用糙米或白米对接触砷的潜在风险显得极为重要。
由此,对于儿童等易感人群,家长们在选择主食时需要综合考虑营养与安全的平衡。对于我们普通成年人而言,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搭配糙米和白米,充分发挥糙米的营养优势,同时降低砷暴露风险!
总之,只有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健康饮食,让每一粒大米都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而不是带来潜在的危害~大家觉得呢?
参考文献:
Scott, C. K., Wu, F. (2025). Arsenic content and exposure in brown rice compared to white r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Risk analysis : a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Society for Risk Analysis, 10.1111/risa.70008.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111/risa.7000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RO砥砺前行:35家上市企业业务和财务数据对比 (2025-05-12)
- Nature Biotechnology: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2025-05-12)
- Nature: “误会”致癌基因?研究揭示髓母细胞瘤起源新图景,CNVs才是幕后“启动者”! (2025-05-12)
- 养生糙米竟是“毒米”?!最新研究:糙米相较于白米,其砷含量尤其是无机砷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儿童等敏感人群尤需警惕 (2025-05-12)
- Science:大脑神经元配对秘籍,如何将“3D海选”变“1D精准奔现” (2025-05-11)
- Science:代谢病新曙光,锁定FPR2,为干预神经酰胺诱导的肥胖与糖尿病开辟新途径! (2025-05-11)
- Nature子刊:李佳/臧奕团队揭示糖尿病促进焦虑的分子机制 (2025-05-11)
- Cell子刊:秦川/田代实/王伟团队揭示动脉粥样硬化通过外泌体加剧大脑损伤 (2025-05-10)
- JACC Cardiovasc Imaging:他汀类药物的“升级版”——PCSK9抑制剂如何守护机体心脏健康? (2025-05-10)
- JACC:填补国人数据空白!迄今最大规模研究揭示中国成年人脂蛋白a现状,并发现脂蛋白a水平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2025-05-1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