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动脉瘤 vs 造影剂过敏”,仁济团队用光子CT成像新技术在两难夹缝中开辟生路 |
![]() |
老李今年66岁,因腹泻至仁济医院就诊,急诊CT检查发现他患有6cm的,仿佛一枚 不定时炸弹 ,随时威胁着他的生命安全。按照常规治疗方案,血管外科医生可以通过血管造影与支架腔内隔绝的手术拆除这枚 炸弹 ,但不巧的是,老李对造影剂严重过敏,曾经行增强CT时的一次严重过敏反应险些夺走他的生命。然而如果进行介入治疗势必会用到造影剂,老李的腹主动脉瘤治疗因造影剂过敏陷入了两难境地。
雪上加霜的是,老李的既往病史也十分复杂,他曾因接受部分切除手术、还做过冠脉手术,身体状况本就不佳。若考虑开放手术,手术风险极高,术后恢复也不容乐观,很可能无法耐受手术。
一边是致命的动脉瘤,一边是令人倍感头疼的造影剂过敏,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仁济医院多学科会诊,放射科技师管逊则提出使用新技术 光子 CT成像。光子CT成像是仁济医院血管外科最新引入的先进技术,它无需依赖传统的造影剂,就能对血管进行清晰成像,为手术提供的定位和引导。简单来说,光子CT就是在术前使用光子计数CT设备生成患者血管三维重建影像,用智能软件自动标记关键血管和病变区域。在术中通过智能匹配算法,将术前规划模型与术中影像精准对齐,形成融合导航视图。
这一技术的出现,不仅绕开了老李对造影剂过敏的难题,也有助于术者提升操作精度、规避术中器材缠绕的风险、降低辐射剂量。
手术前,赵意平精准术前评估和手术规划,决定在肾动脉以下放置腹主动脉支架,并在左髂外动脉和右髂总动脉分别置入髂支,确保完全封闭病变,降低内漏风险。手术很成功,两个小时内就顺利完成,老李顺利闯关。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CR:刷新认知!浙大团队首次发现,前列腺癌细胞竟能通过表达并分泌PD-1抑制抗肿瘤免疫 (2025-07-26)
- 罗氏2025H1:Phesgo增长55%,Polivy增长46%,中国区收入涨9% (2025-07-26)
- Cell子刊:CAR-T又攻克一种自身免疫病,成功治疗自身免疫性脑炎 (2025-07-26)
- Cancer Cell:中山大学徐瑞华团队发现,这种肠道细菌可增强癌症免疫治疗效果 (2025-07-26)
- Cell:新研究揭示运动通过促进肠道细菌产生甲酸,增强免疫疗法的抗癌疗效 (2025-07-25)
- Cell:新研究发现一类未知的RNA分子竟可促进外周神经再生 (2025-07-25)
- 血管里的“危险信号兵”!MedComm:颈动脉斑块小囊泡携特定微RNA揭示动脉硬化风险,助力精准判断斑块稳定性 (2025-07-25)
- Cell:肝脏通过全身信号反应驱动癌症恶病质 (2025-07-24)
- J Gen Physiol:蛋白cMyBP-C对维持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2025-07-24)
- 孔雀开屏:首都医科大学最新论文登上Cell子刊封面 (2025-07-2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