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猫传染性腹膜炎疫情背后的重组冠状病毒!一场跨物种传播的警示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7-14 10:24
来自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等机构的科学家们研究了一种新型重组冠状病毒,其引发了塞浦路斯的一场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疫情。近年来,冠状病毒的跨物种传播引发了全球公共卫生的高度关注,从2002年的SARS到2012年的MERS,再到2019年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冠状病毒的多样性和传播能力不断挑战人类的健康防线。据WHO,新冠疫情已导致全球超过6亿人感染,超过600万人死亡。这些事件凸显了冠状病毒在动物与人类之间传播的潜在风险。除了人类,猫和狗等宠物也容易感染冠状病毒,比如猫冠状病毒(FCoV)和犬冠状病毒(CCoV),其与人类冠状病毒hCoV-229E的亲缘关系较近且对(SARS-CoV-2)也具有易感性,这些宠物冠状病毒的传播和变异不仅影响动物健康,还可能成为跨物种传播的潜在源头。因此,研究宠物冠状病毒的传播和变异机制对于防控病毒的跨物种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 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epizootic caused by a recombinant coronavirus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等机构的科学家们研究了一种新型重组冠状病毒,其引发了塞浦路斯的一场猫传染性(FIP)疫情。FIP是一种由猫冠状病毒(FCoV)引起的致命疾病,通常表现为腹腔积液、、体重减轻等症状;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对塞浦路斯和英国进口猫的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和分析揭示了这种重组病毒的起源和传播机制。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猫冠状病毒的重组事件,还强调了这种重组病毒在猫群中的快速传播能力和导致FIP的高致病性,这一发现为理解冠状病毒的跨物种传播和变异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防控FIP疫情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文章中的实验对象为塞浦路斯和英国进口的猫,这些猫均表现出典型的FIP临床症状,研究人员通过RT-qPCR或组化(IHC)检测确认为FCoV阳性。研究者从这些猫的腹腔积液、胸腔积液、脑脊液等样本中提取RNA,并通过Oxford Nanopore测序技术进行基因组测序。通过对测序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重组冠状病毒,他们将其命名为FCoV-23。这种病毒的S蛋白区域与犬冠状病毒(CCoV)的NA/09株高度相似,表明期可能通过重组事件获得了跨物种传播的能力。
2023年至2024年6月塞浦路斯FIP暴发的流行病学和病理学表现
这项研究的实验流程包括样本收集、RNA提取、cDNA合成、PCR扩增和Nanopore测序。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系列引物用于扩增FCoV基因组的特定区域,并通过对这些区域的测序和比对来构建病毒的基因组序列。通过对基因组序列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FCoV-23的S蛋白区域存在一个独特的重组事件,这一区域与CCoV的NA/09株高度相似,表明该病毒可能通过重组获得了新的传播能力和致病性。
研究人员指出,FCoV-23是一种新型的重组冠状病毒,其在塞浦路斯的猫群中能迅速传播并导致大量FIP病例的出现,这种病毒的S蛋白区域的重组事件可能是其高致病性和传播能力的关键因素。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超过90%的FIP病例中存在S蛋白的特定缺失,这一缺失可能与病毒的致病性有关,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这项研究通过对塞浦路斯FIP疫情的深入分析揭示了一种新型重组冠状病毒FCoV-23的起源和传播机制。这种病毒的S蛋白区域的重组事件或许是其高致病性和传播能力的关键因素,这一发现不仅为理解冠状病毒的跨物种传播和变异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防控FIP疫情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此外,研究还强调了宠物冠状病毒在跨物种传播中的潜在风险,提示我们需要加强对宠物冠状病毒的监测和防控来防止类似疫情的再次发生。未来研究中,研究人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这种重组病毒的致病机制并开发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来应对这种新型病毒的威胁。(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Attipa, C., Warr, A.S., Epaminondas, D.et al..Nature (2025). doi:10.1038/s41586-025-09340-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震惊!我国年轻、不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率超男性!多项研究:40岁以下、不抽烟女性肺癌率翻倍,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普遍存在EGFR突变 (2025-10-07)
- Cell:空间组学终极方案?RAEFISH实现单分子与全基因组的“鱼与熊掌兼得” (2025-10-07)
- Nature Medicine:“减肥神药”的另一面:司美格鲁肽如何逆转“脂肪肝”的宿命? (2025-10-07)
- 世界首例!我国科学家创造出通用O型肾脏,并进行了首次人体移植试验 (2025-10-07)
- 研究发现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组分的分子机制 (2025-10-06)
- Nature Genetics:陈万泽团队开发单细胞转录因子测序技术,剖析转录因子剂量对细胞重编程异质性的影响 (2025-10-06)
- Cell:“鱼与熊掌兼得”!王思远团队开发单分子分辨率、覆盖全基因组的空间转录组学新技术 (2025-10-05)
- Curr. Biol.:中科院物理所李岩研究组在觅食节律行为的神经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10-05)
- 水飞蓟宾护肝哪个牌子效果最好?护肝片哪个品牌最好最安全?2025口碑护肝产品公布 (2025-10-05)
- 脂肪肝、酒精肝吃哪种护肝片好?护肝片哪个牌子效果最好?三甲医生联合推荐十大品牌 (2025-10-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