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过亿 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破壳而出 |
![]() |
在生物医药行业,与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等特点同时并存的,还有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特点。价格不菲的研发设备、专业的实验室和中试车间、耗资巨大的GMP厂房……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的成长道路上壁垒重重。如何突破这些发展壁垒,生物医药孵化器的作用不可小视。
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经过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多年的孵化,厦门博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都已经拥有独立科研技术和产品,具备规模化生产的条件,即将成为首批“毕业生”。
投资1.05亿元,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含40个生物医药通用孵化单元,设立了专业分析测试中心、开放性生物医药专业实验室、中试车间等等,可提供药品及生物技术产品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构确认、申报技术方案等服务。
以生产多肽原料药为主的厦门博欣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于2007年1月入驻孵化园,是园区内最早入驻的企业之一。
厦门博欣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宇介绍,由于公司产品所需要的检测仪器昂贵,仅一台质谱仪就需要三四百万元左右,公司前两年基本依靠公共平台的仪器进行检测。
“如果自己没有质谱仪的话,样品的检测就要送到上海,结果要一周到十天才能出来。在这里,样品拿到楼上去检测,打个电话,一两个小时后结果就出来了。这大大加快了我们研发的速度。当初来海沧,就是看中了这个公共平台,设备和技术人员的支持太重要了”,王宇表示,除了科研设备的支持外,孵化器给予入驻企业的场地租金补贴等扶持政策也帮博欣减轻了不少资金压力。
台湾莱特生物医药集团总裁江沧炫对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非常赞赏:“孵化器的基本框架不错,硬件基础和运作制度都很好”。这家台湾首家开发新药的上市企业也曾历经孵化的环节,对孵化器的作用相当肯定。
博欣的资产已从入驻时的不到300万元,发展到现在已经超过2000万元。目前,博欣已购置了不少孵化器设备,但在一些紧急情况下,还是离不开公共平台。
去年6月,公司曾接到一个10万美元的订单,生产正紧时,检测仪器出现了故障。联系国外的厂商更换配件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耽误了交货时间,不仅订单“打水漂”,还得赔偿。
博欣医药公司连忙将样本送到了公共平台,一个小时后,检测结果就出来了。“可以说,生物医药行业比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集群效应”,王宇颇有感触。国内近30%的多肽原料药使用的是博欣的产品或生产技术,公司正筹备建设厂房事宜,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破壳而出”。
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共引进生物医药企业41家,涉及多肽及抗体研究、基因重组蛋白质药物开发、酶系列、珍稀中草药组培与驯化等研究领域,已申请专利54项,有10个新药处于药品临床研究受理或临床研究阶段,成果转化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

- 相关报道
-
- 国度药监局宣布仿造药参比制剂目次(第九十二批) (2025-05-14)
- Nature:为什么你能快速上手新事物?原来是纹状体pDMSt帮你搞定了“逐次试验更新”! (2025-05-14)
- N Engl J Med:“坏胆固醇”克星再升级?新药Obicetrapib狂降近30%,心脏救星来了? (2025-05-13)
- eBioMedicine:科学家发现“抗炎新星”!TYK2抑制剂有望改写1型糖尿病治疗史 (2025-05-13)
- Cell Rep Med:新型癌症免疫疗法为晚期实体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2025-05-13)
- Nat Neurosci:我国科学家针对人类大脑功能连接的寿命变化提出新的见解 (2025-05-13)
- 博腾生物与华隆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加速MATC细胞药物开发,突破实体瘤治疗瓶颈 (2025-05-13)
- 《细胞·代谢》:心脑相连!华科大团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诱导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新机制 (2025-05-13)
- 真实临床应用证实瑞维鲁胺为内脏转移mHSPC患者带来新希望 (2025-05-13)
- 锐正基因重磅产品和平台亮相2025 ASGCT年会 (2025-05-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