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政策扶持的重点应是“支持” |
![]() |
我国现有医疗器械生产水平较低的重要指标不外乎三个:科技含量低、行业规模小、市场生命力弱.不难发现,这些也都是其它产业正在面临的同样问题。 (www.)
在提升这三项指标方面,政策扶持所能起到的作用并非决定性的,至少,让中国像欧洲和日本那样将医疗器械产业作为福利行业来扶持,通过税收、信贷和政府采购等方式扶持发展的期望就很不现实。(www.)
欧洲与日本的所谓变相产业保护,我们必须明白,此类发达国家产业化程度较高,同时技术生产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在政府采购时,可以在充分保证性价比的前提下,优先考虑本土产品。这可以称作“持强”。
我国的情况不同,按照某些业内人士的说法,在大型医疗器械领域,除了HIFU技术外,本土企业再无其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www.)
与此类似的各个环节缺陷,最终体现到终端,造成产品竞争力弱,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要是通过同样的定额、定量政府采购的方式优先选择,那就是“扶弱”。一方是持强,一方是扶弱,其后果如何可想而知。(www.)
况且医疗器械产品的效用及安全性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不能认为医疗机构大量使用进口设备就是歧视本土产品,就是没尽到扶持的义务。毕竟人命关天,一味的“抑强扶弱”非但于事无补,且会扼杀本土产业生命力。(www.)
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已是大势所趋。生产企业所寄望于那种近似倒退的行政支持几乎不可能重新出现。市场行为主体存在的前提,就是有能力对市场所要求的基本因素,包括成本、原料、劳动力、商品等一系列环节完成符合价值规律的组合。这是基本的生存能力,必须经市场检验确认。(www.)
细究所列影响医疗器械产业的六大因素,相关行业发展水平、整体经济水平、技术水平,以及医学模式和医疗方式这几项因素,都不是政策调整所能直接解决的问题,却又直接关系企业存亡命运。(www.)
生产基础薄弱,产业规模小与科研能力落后,才是造成目前国内医疗器械生存压力的根本原因。改变这种局面,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艰苦的市场整合,而绝非一纸政令便能改天换地的。(www.)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与其枉费心机沉迷于不可能实现的一些“政策扶持”的幻想中,还不如尽早实现内部挖潜,结构优化,争取在市场上立稳脚跟。(www.)
对于合理利用软件环境、合理利用政策资源,这是在发展的层面上需要考量的问题,并且同样意义巨大,医疗器械政策支持的关键在哪里?(www.)
克服关税保护作用的局限性,克服由于产品技术标准差距形成的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市场出口能力产生的限制,提高医疗器械监管水平,建立必要的产业风险资金,引导产业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等方面。这些关键的“支持点”都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Trends Neurosci最新综述:腹侧被盖区(VTA)——压力下的“情绪指挥家” (2025-07-27)
- 不顾作者强烈抗议,Science期刊撤稿了这篇15年前发表的颠覆性论文,“砷基生命”尘埃落定 (2025-07-27)
- Science:一种经过改造的肠道细菌有望对抗肾结石 (2025-07-26)
- Science:人类首次实现 用“专属食物”精准遥控肠道内的活体药物 (2025-07-26)
- Science子刊:一种新发现的lncRNA可能解释了2型糖尿病患者肌肉量减少的原因 (2025-07-26)
- 中国药企如何“智闯”沙特? (2025-07-26)
- 马来西亚医疗旅游理事会推出MYMT 2026,打造马来西亚首个医疗旅游年 (2025-07-25)
-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MRI导航精准放疗——让高剂量直击肿瘤顽固区,疗效提升还不伤正常组织 (2025-07-25)
- 研究发现乳酸穿梭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并参与2型糖尿病进程 (2025-07-25)
- 癫痫手术步入毫米时代,仁济多学科联手“机器人+激光”精准消除脑内病灶 (2025-07-2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