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技术是决胜市场的利器 |
![]() |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医疗器械工业在最近的一二十年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企业数量、产业规模、产品质量等方面,医械行业都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成绩。(本资讯来源于)
但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市场创新能力的欠缺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本资讯来源于)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姜峰表示,虽然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从全球范围看,产业规模依然较小,出口仍以技术含量偏低的中小型产品为主;关键零部件仍主要依赖进口,高端产品仍以仿制、改进为主;生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技术、规模、品牌的竞争力还相对较弱,尤其是欠缺核心技术。(本资讯来源于)
在知识经济时代,谁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谁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谁就能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像GE、西门子这样的跨国巨头都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这些技术还多为国际标准、规则和技术平台,因此这些公司也就拥有了市场的主控权。
医疗器械技术标准制订和标准创新是产品创新的一个核心尺度。我国虽然是多个国际医疗器械标准化组织成员,但在国际医疗仪器设备技术标准制订中缺乏应有的地位和发言权。 (本资讯来源于)
西方国家包揽了品种创新及系统创新,其必然结果是,国际标准制订的决策主持者也由西方国家的工程技术界专家和医学学者所包揽。 (本资讯来源于)
世界电工委员会(IEC)所设的6个医疗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主席和秘书长无一例外都由美国或欧洲国家的医学学者、研究院学者和制造商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显而易见,要参与国际竞争,使更多中国的医械产品走向世界市场,我们必须从创新做起。
但对于中国的医疗器械企业来说,提高创新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不仅意味着掌控未来的光明前景,同时也具有决胜今天的现实意义。(本资讯来源于)
国家对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占据市场份额70%的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未来增长潜力巨大,不少嗅觉敏锐的跨国公司也开始向中低端市场发力,面向新农村建设和社区医疗服务,加强常规产品的市场渗透。 (本资讯来源于)
而它们基于技术创新形成的成本优势,将使得本土医疗器械企业与它们在这个市场中的竞争也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

- 相关报道
-
- Trends Neurosci最新综述:腹侧被盖区(VTA)——压力下的“情绪指挥家” (2025-07-27)
- 不顾作者强烈抗议,Science期刊撤稿了这篇15年前发表的颠覆性论文,“砷基生命”尘埃落定 (2025-07-27)
- Science:一种经过改造的肠道细菌有望对抗肾结石 (2025-07-26)
- Science:人类首次实现 用“专属食物”精准遥控肠道内的活体药物 (2025-07-26)
- Science子刊:一种新发现的lncRNA可能解释了2型糖尿病患者肌肉量减少的原因 (2025-07-26)
- 中国药企如何“智闯”沙特? (2025-07-26)
- 马来西亚医疗旅游理事会推出MYMT 2026,打造马来西亚首个医疗旅游年 (2025-07-25)
-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MRI导航精准放疗——让高剂量直击肿瘤顽固区,疗效提升还不伤正常组织 (2025-07-25)
- 研究发现乳酸穿梭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并参与2型糖尿病进程 (2025-07-25)
- 癫痫手术步入毫米时代,仁济多学科联手“机器人+激光”精准消除脑内病灶 (2025-07-2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