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石柱中药材“明星” 中的“骄子”

石柱中药材“明星” 中的“骄子”

  据了解,石柱县抓住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机遇,稳步推进中药材基地建设,全县面积达20多万亩。该县坚持市场导向,实施订单农业,加上药材品质好,制药企业纷纷上门开订单,可谓“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四月艳阳天,农民春播忙。石柱县三益乡新田村何家湾组村民何荣顺趁天气晴好在忙着将紫菀进行扦插下种。“我今年计划种3亩,都是与合作社签了收购协议的,合作社又是同太极集团签了订单的,所以不担心卖不出去。”


  据石柱县增收办工作人员介绍,该县6000亩紫菀、5000亩前胡、5000亩茯苓菌和4万亩金荞麦都与涪陵太极集团签了订单,1万亩青蒿提前“卖给了”四川协力制药公司,1万亩何首乌被石柱本地制药企业和中药材公司预订。今年,石柱除黄连以外的10万亩草本中药材90%都有了买主。


  石柱黄连可谓中国的“明星药材”,其产量占全国80%、世界40%,常年在地5万亩以上。石柱建有中国黄连交易市场,主导着全国乃至全球的黄连价格。除了供应全国市场外,本地的东田药业、中药材公司和神农集团等制药企业每年要消化大量黄连原料,根本不愁卖。


  佛手种植在石柱也有将近10年历史,常年在地2万亩。佛手一方面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广东中胜制药等药企订购;一方面因这种药材的外形酷似如来佛的手,而远销马来西亚等国,被作为观赏、供奉物品。因此也是供不应求。


  由于有订单作保证,政府敢大胆发动,农民敢大胆种。石柱县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在北部沿江区发展佛手、白芷等品种,在中部低山丘陵区发展山茱萸、前胡、何首乌、百合等品种,在南部高山区发展黄连、黄柏、厚朴、杜仲、大黄、半夏等品种,以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构建优质、高效、绿色中药材产业带,助推农户加快实现万元增收。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