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提高中医药地位 “中”字文章是重点

提高中医药地位 “中”字文章是重点

  6月11日,第三届海峡论坛在厦门开幕,30多项活动异彩纷呈。多数论坛活动安排半天或一天,但在许多人看来是“冷门”的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却整整进行了两天。在6月13日下午的闭幕式上,福建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中医院?厦门市中医院还与台南大学签订了学术交流合作意向书。


  研讨会期间,海峡两岸中医药界的代表围绕两岸中医药发展的现状、未来及交流合作“论剑”鹭岛,直击当前两岸中医药生存困境,建言未来中医药“重振雄风”之道。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已连续三年纳入海峡论坛。此次研讨会邀请海峡两岸中医药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300余人参加,其中台湾中国医药大学、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生医所、台湾医疗产业管理发展学会等派出代表超过百人,研讨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两岸中医药界盛会。


  中医药衰落,是两岸中医药界都面临的问题。在与会两岸专家学者看来,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做足“中”字文章。很多中医院虽然挂了中医的牌子,但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过度发展经济效益显著的西医诊疗服务。中医人才的匮乏,造成中医院中药使用率低下、中医特色技术不显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中医院在医疗市场中逐渐萎缩,停滞不前。重振雄风 做足“中”字文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许志仁透露,目前大陆3000多家县级以上中医院的医师中,56%是西医,中医只占44%。而且,中医院科室名用西医,病种名用西医,诊疗设备和很多用药还是西医。

  
  台湾阳明大学医务管理研究所所长钱庆文认为,“中医要注意把握住社会需求的脉搏。如果年轻人群体对中医缺乏理解与认知,中医不可能重振雄风。”提高中医药地位,就必须做足“中”字文章。这一点,成为与会两岸专家学者的共识。许志仁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目前正在制定方案,要建立一套有效保障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政策和措施,既充分鼓励使用中医诊疗设备、诊疗技术及中医药,又让中医师能切身感觉到“干中医,不吃亏”。

  
  台湾秀传医疗体系大陆事务执行董事梁正贤认为,中医药文化要发挥影响力,需要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制度应该提倡中医诊疗,提高中医诊疗的补偿比例;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布局上,应该向中医倾斜,增加中医机构数量。”据梁正贤介绍,目前台湾中医诊疗的补偿比例已与西医诊疗持平,台湾每设立30家西医社区医疗机构,便会相应设立5至10家中医社区医疗机构。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方法体系。加大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力度,是两岸专家学者的共同心声。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天津市武清区中医院院长刁殿军、河北省迁安市中医院副院长黄明均认为,只有通过中医药文化重建,修复文化裂痕,才能加快中医院发展步伐。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