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原料药进出口或“破记录”

原料药进出口或“破记录”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并未远去,对中国商品出口构成巨大压力和风险。不过,有刚性需求的医药中间体原料药进出口贸易依然能延续其活跃和兴旺态势。这是在日前召开的第67届中国国际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包装设备交易会上,受访嘉宾传递给采访人员的信息。受专利药到期高峰以及各国严格控制医疗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全球仿制药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这给中国医药商品迈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机会和空间,尤其是经济衰退形势下催生的产业转移,更使中国医药商品的进出口贸易得以快速发展。

   
  出口商品中,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类、有机酸类和动物脏器提取的生化类原料药是出口的主体。虽然未能改变大宗产品的低附加值出口主导状况,但在重要性方面已有改观。而甜味剂、抗病毒药(抗艾滋病药)、心血管用药、香料类、激素类原料药逐渐显露强势。

   
  2010年,甜味剂出口总额为6.7亿美元,心血管类药出口为12亿美元,激素类药出口为5亿美元,香料类出口为1.5亿美元,抗病毒类药出口为2.33亿美元。纵观近年中国原料药中间体出口情况,具独占性、资源型原料药价格持续走高,例如肝素钠;另一方面,同样是中国独占的优势型原料药,却因国内产能过剩或过度竞争而造成产品格局的变化,引起出口价格的下滑或成交萎缩,例如维生素C和青霉素。

  
  尽管近年国际贸易摩擦呈常态化趋向,国际贸易面临的不利因素增多,但出口仍是推进药企国际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下称医保商会)法律综合部主任许铭提醒,今后企业在外贸领域面临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将明显增加。

   
  有专家指出,目前原料药和药品类商品进出口额过1亿美元的企业有15家,主要集中在跨国公司向中国合资公司进口原料药或分包装、制剂用半成品类商品。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不断下降之际,进口的成本相应下降,因此中国药品市场进口来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会增强。但不容忽视的是,跨国公司的策略是将资本回收到母公司或海外公司,形成外盈内亏的现象--表面上在中国利益损失,实际上母公司并不失利,只是在中国本土的合资企业要负担高额进口成本。
 

  国际仿制药市场和产业需求扩张,为中国、印度两国医药制造业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会。作为中国第二大出口目的国,印度制药业与中国原料药有很强的依存关系,印度也是中国制药业重要的需方之一,其间发生的各种贸易纠纷也源于这样的双重身份。


  在第67届中国国际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包装设备交易会上,组织者专门辟出中印合作项目(SIPP,Sino-IndiaPartnershipProgram)展区,并召开第二届中印论坛,为有兴趣进入或已经进入印度市场的中国厂商提供了一个深层次了解印度的平台。据统计,出口印度的原料药主要是抗生素、抗生素中间体、激素类和解热痛(非甾体抗炎药)类。其中,抗生素及中间体占了53%的金额,柠檬酸等添加剂在数量上占了32%的比重,是规模最大的两大类出口产品。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