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反垄断“照出”基药供应焦虑

反垄断“照出”基药供应焦虑

  因原材料遭遇垄断而引起的基药供应矛盾经过多次发酵后,最终触到了法律的底线,中国反垄断法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了3年之后,出人意料地落到了山东潍坊顺通医药和华新医药贸易这两家企业的头上。14日,据报道,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开出巨额罚单,上述两家公司由于控制复方利血平原料,强迫下游生产企业抬高投标价格,严重破坏了国家药品价格招投标制度。


  依据国家反垄断法,目前,发改委已责令两家公司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对山东潍坊顺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687.7万元,对山东华新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15.26万元。据悉,此案为首起垄断重罚案。

   
  2011年6月9日,山东潍坊顺通与辽宁宏达、山东华新与辽宁医创公司分别签订产品代理销售协议书,垄断了盐酸异丙嗪在国内的全部销量。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透露,签订这个协议,第一是约定这两家公司分别独家代理了国内仅有的两家盐酸异丙嗪生产企业所生产的盐酸异丙嗪原料;第二是约定这两家盐酸异丙嗪的生产企业没有经过这两家公司的授权不得向第三方发货。然而,上述两家山东公司事实上为关联企业,其中一家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另一家公司的负责人。

  
  而东南大学卫生法学研究所所长张赞宁在接受采访时则认为:“通过反垄断法保障基药供应,是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作为国内首起药企垄断重罚案,在某种程度上为治理垄断和变相垄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也为解决现实的基药产品链矛盾探索了新办法与途径。”在他看来,复方利血平并不是个案,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透过这个案例,传递了一个信号--如何避免市场经济结构不平衡,避免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将渐渐纳入监管者的视野,并为垄断行为造成的市场受损者提供救济渠道。


  不过,通过法律保障基药供应市场秩序是底线的守护,首起医药行业的巨额反垄断案不仅震荡了整个医药行业,还给行业带来了一些冷思考。毕竟复方利血平只是基药供应链上显露出来的冰山一角。透过这个表象,可以发现,基本药物各品种的供应链数据库建设、需求与供给平衡、供应预警等方面都值得行业反思。比如注射用鱼精蛋白、红霉素等廉价药紧缺曾引起社会关注,之后通过干预才保证供应,但如果短缺情况与公共疫情同时发生怎么办?

  
  对此,石药中诺副总经理赵国林从产业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就基药而言,有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有些基药价格低、需求量却并不大,进而造成了生产和原料供应企业都很少,无论是哪个环节有震动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为资源往往集中在少数企业手上,这样容易带来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复方利血平并不是个案,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