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药企业论坛 中药产品98%未按照要求研发

医药企业论坛 中药产品98%未按照要求研发

  第二十一届中国医药企业营销高峰论坛23日在合肥召开,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所副所长李磊在发言中透漏一项调研数据,他表示:“最近对中国四五万个中药产品进行调研,一个非常可怕的数是,中药产品中98%的产品没有严格按照GCP要求的药学、临床系统研究与评价。90%的中药注射剂没有做过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的有效性、安全性的临床研究。”,他同时提醒,“未来进入基药、未来进入医保、未来进入价格调整的过程中都要求对上述的产品进行安全再评价。”

  现在中国的中药产品研发很难,的创新研究更难,重要的创新研究更难。如何把的产品做好。如何把进基药、进医保,保价格,由竞争产品找到它的特点、找到它的差异化。是最应该研究的事情。我今天把我在不同城市参与进入医保和价格调整的趋势,和对老产品的二次开发,如何有效的结合起来。我今天更多的是从医药的角度去讲。对基药,最重要的一个观点是,进不进基药的问题。有没有机会进基药。更考虑的是国家准备基药的盘子是多大的问题。


  李磊称,从对政策的预判来讲,统一定价不是没有否认的,有关部门一直在调研推动这个事情。十二五发展,相关领导讲了这样一句话,通过十二五、十三五,现在中国医药行业把的企业砍一半、把产品砍一半,中国医药行业的市场能不能受到影响?包括中药注射剂、包括药物标准的提高,都是国家十二五安全发展规划和工信部产业结构优化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李磊称,最近对中国四五万个中药产品进行调研,一个非常可怕的数是,中药产品中98%的产品没有严格按照GCP要求的药学、临床系统研究与评价。注射用血塞通卖的很好,最近是基药,但是因为它是一个简单的地标转国标的产品。怎么摆脱没有研究的基础?他把他的安全再评价,把它和竞品之间的关系,都在做一个系统的设计。最近在做一些事情,中药做循证医学研究也很难。在这个状态下,在中国中药协会成立循证医学与药物经济学评价专业委员会。正在处于各种产业政策不断变化、不断调整,不断优化的发展过程中。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