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正规明胶生产主要靠自律 |
![]() |
问题胶囊的出现,以及正规明胶生产企业为盈利冒用药用明胶的行为严重违法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专家声称目前明胶市场的混论大部分为了高额的利润引起的。早在2004年,专家前往浙江新昌交流考察时就发现,在胶囊厂附近,生产明胶的企业非常多。“食用明胶和药用明胶有标准,工业明胶可没有,所以在检查时,这些企业就说是生产工业明胶的,监管部门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但实际上都是当做药用明胶往药厂里面送的,要不然为什么都建在胶囊厂旁边?”明胶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说。
专家曾参与制定《食用明胶》行业标准,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明胶行业有几大标准:食用添加剂明胶标准、食用明胶标准、药用明胶标准和胶囊用明胶标准,但工业明胶显然还处在“无监管状态”,“由于工业明胶被用于火柴制造、电解、粘合、纺织等多个领域,对产品的要求差异很大,所以至今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也无法严格监管。”明胶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说,工业明胶“主要是理化指标,比如冻力、粘度等,主要看需求方的要求。”
因此,大多数非正规明胶生产企业都打着生产工业明胶的幌子躲避监管,在明目张胆地生产之后,通过“黑道”销售进入食品及药品领域。如此简单的“跨界游戏”让非法企业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甚至挤压正规厂家和产品。“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只是一直缺乏强有力的管制力量。”董金狮指出,借此次“毒胶囊”事件,国家必须清查明胶产业链,整顿违法违规企业,建立食用、药用明胶生产登记制度,完善明胶生产许可制度和奖惩机制,提高食品药品生产准入门槛,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机制。
其实,早在2006年10月,中国医药包装协会就曾发布一份自律公约,要求杜绝使用蓝矾皮明胶,并严格规范生产。2009年3月,中国明胶协会也曾致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呼吁监管部门加强对正规明胶生产企业的监管。但现实是,“自律公约只对协会的会员单位具有约束力,对整个行业而言,没有有效的遏制作用。”专家坦陈。

- 相关报道
-
- Cell子刊:诺奖团队揭开CRISPR基因编辑效率之谜 (2025-04-28)
- Cell: 致命蛋白如何变身守护者?DNA双螺旋破解神经退行之锁 (2025-04-28)
- 液体早筛新突破!Nature:血液中的“雷达”—— RARE (2025-04-28)
- Nat Biotechnol:靶向RNA结合蛋白NPM1有望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 (2025-04-28)
- 沾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三审:实时廓清虚伪或不完全沾染病疫情信息 (2025-04-28)
- 亿达科创自研AI精准营销模型,助力药企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5-04-27)
- “膳蔻杯”2024年医药健康科创大赛圆满落幕 (2025-04-27)
- 华大基因「i99智健」重磅发布|多组学+AI赋能,开启精准健康管理新纪元 (2025-04-27)
- 大湾区首个先进治疗药物生态正式落地!中欧医药中心携手丹纳赫旗下Cytiva公司开启产业新篇章 (2025-04-27)
- 辽宁:初步造成笼罩城乡的西医药服务网络 (2025-04-2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