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监管部门严查问题胶囊确保药品安全

监管部门严查问题胶囊确保药品安全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部分省级检察院查处“问题胶囊”事件所涉渎职等职务犯罪工作座谈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在会上强调,各级检察机关要充分认识“问题胶囊”事件的严重危害,从维护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高度,增强责任感,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查处“问题胶囊”事件所涉渎职等职务犯罪,促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经过八个月的深入调查,揭开了部分药企使用工业明胶冒充食用明胶制造胶囊的内幕,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问题披露之后,行政监管机构迅速开展工作,问题药品被下架和召回,铬超标胶囊被大量扣押和销毁,数家涉案企业被立案调查,多名违法人员被采取强制措施以保证药品安全。这些措施虽然最大限度减轻了“问题胶囊”对公众造成的危害,但是,“问题胶囊”所造成的社会心理创伤依然严重。要想恢复社会对医药安全的信心,有关方面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不难注意到,“问题胶囊”事件披露之后,社会上有一种广泛的疑虑:为什么能够发现的行业“秘密”,监管部门却始终未曾看见呢?更值得深思的是,在公安系统深入开展“打四黑除四害”,大批黑作坊、黑窝点被摧毁,在社会上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的情况下,“问题胶囊”仍然以其手段之恶劣、祸害范围之广、涉案企业之多,给人们敲响了一记警钟。这种异常的现象提醒我们,食品药品安全的形势依然严峻,职能机构的安全监管依然存在缺陷。如果不能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体系,再强大的刑事打击力度也未必能够肃清“四害”的流毒。

 

  “问题胶囊”事发之后,涉案企业受到了社会舆论的一致鞭挞,但其中隐含的渎职、贪腐等行为和责任人还没有进入公众视线,还没有被人们所普遍了解。检察机关不仅要积极介入调查、发现职务犯罪线索、严惩贪渎人员,还应及时将情况公之于众。查处只有做到更及时、更透明,才能让人们感受到司法机关打击职务犯罪的决心,才能恢复公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信心。也只有这样做,才能让每一个监管者体会到责任之重和渎职之危。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