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中国保健行业’08十大事件

中国保健行业’08十大事件

  精彩纷呈、跌宕起伏的2008年落幕了。由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市场工作委员会、《中国保健市场网》联合举办,庶正康讯(北京)公司支持的一年一度的“保健行业年度十大事件评选活动”近日结束。本次评选活动继续得到业界朋友的广泛参与和专家的大力支持,足见大众对保健食品行业的密切关注。

  根据网站投票数统计,结合专家审议,产生了“百家企业联名上书争生存地位”等最受关注的十大事件,并邀请业内专家予以点评。

  

  

  点评:

  王大宏 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郑智敏 医药经济报资深编辑

  李 松 中国保健行业资深记者

  百家企业联名上书争取保健食品生存地位

  第1位

    百家企业联名上书争取保健食品生存地位

  事件:

  2008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食品安全法(草案)》公开征集意见稿,其中明确了《食品安全法》将替代1995年颁布的《食品卫生法》。但与《食品卫生法》不同的是,《草案》中删除了与“保健食品”相关的内容,这意味着保健食品将失去食品属性和法律地位。这一变故,引发了中国保健食品行业的巨大震荡。

  为了维护企业的经营利益,安利、黄金搭档和养生堂等近百家经营保健食品的企业,联名上书国务院总理和全国人大立法机构,呼吁政府要重视保健行业发展,要求在《食品安全法》中加入保健食品内容,并且进一步加强对保健食品市场的监管,促进其有序发展。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促成全国人大于2008年11月14日组织企业、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专家代表召开了保健食品专场研讨会,共同研讨保健食品行业的问题和出路。

  点评:

  政策稳定是维系市场秩序的决定因素

  1996年卫生部颁布施行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自此,保健食品行业问世。其后12年间,保健食品行业历经坎坷艰难发展,据庶正康讯数据库显示:截至2008年末,政府已批准保健食品批文近万件,行业产值超过600亿元,直接从业人员逾300万人,年增长速度超过12%。

  如果《食品安全法》中不再包含保健食品内容,意味着这项政府许可项目从此取消,一个正在成长的新兴产业可能因此出现动荡甚至是消亡,经过多年整顿已经得到遏制的夸大宣传、添加西药成分等违规现象将沉渣泛起,其后果不仅是企业的投资流失,更严重的是消费者利益受损和政府信誉蒙污。所幸的是,全国人大高度重视百家企业的呼声,正在积极地开展研究制定对策。

  第2位

  五粮液携手“巨人”启动保健酒市场

  事件:

  2008年10月28日,酒业顶级企业五粮液集团与巨人公司合作推出的保健酒??“黄金酒”正式上市。此举意味着长袖善舞的“巨人”继保健品、银行投资和网游之后开辟了新的战场,与五粮液集团共同运用各自在品牌、技术、资金和营销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大举进军保健酒市场。双方签订了长达30年的合作协议,上市之初即制定了可观的利润目标。

  2007年,全国白酒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其中保健酒比例不到1%,但保健酒行业销售总额年均增长速度却超过30%。当前的保健酒领域市场名牌产品较少,巨大的成长空间吸引着酒业的关注,难怪五粮液集团公开表示,将借助“巨人”大手笔的营销经验做大保健酒市场。  

  点评:

  营养保健食品是大型食品企业的新战场

  我国营养保健食品市场虽然经过20年的发展,但仍然徘徊在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像食品等强势行业一样的品牌集群,行业集中度较低,规模效益不足。当保健企业和其他行业的老板们都在各自寻找新的发展思路之时,五粮液集团强势挺进保健酒市场可谓耀眼夺目。缺乏领军企业虽是保健品行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却恰是其他竞争激烈行业品牌企业的天赐良机。

  我国食品行业年产值已达4万亿元规模,其中超百亿级别的大型龙头企业不在少数,他们不但拥有技术、产能、物流和品牌的资源优势,而且不乏锐意进取,敢于创新的企业精英,酒业龙头五粮液集团不过是先行了一步!可以预见,在五粮液集团这只领头羊带动下,将吸引更多的顶级企业进军保健食品行业,共同做强、做大营养保健食品产业。

  第3位

  SFDA划归卫生部管理

  事件:

  2008年3月1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全体会议公布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确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由卫生部管理,这是自1998年药监局从卫生部剥离后的再次回归。SFDA新设机构调整为八司两局,增设了食品许可司和稽查局,职能也发生两大变化:第一是综合协调食品安全的职责划给了卫生部;第二是将卫生部食品卫生许可,保健食品、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的职责划入SFDA。

  SFDA宣布,将就保健食品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性,以及保健食品对降低医疗费用的促进作用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对同时存在的保健食品的两类批准文号,以及保健食品市场上的问题进一步调研,制定重新理顺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工作方案。在实施时,对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进行撤销、重新审评及再评价,以加强保健食品监管。

  点评:

  保健食品监管体制亟需调整和完善

  保健食品的多头管理已被公认为行业的弊端之一,比如质量、销售和广告等多头管理,典型的事例就是2008年脑白金广告的整顿,虽已经过SFDA批准,工商局也认可为合法播出的广告片,但仍被广电部勒令停播。多头监管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同时也浪费了国家行政管理的资源,造成了监管盲区和管理低效。

  在SFDA划归卫生部管理之后,卫生系统内部理顺了保健食品审批和卫生监督的关系,是一个深受企业欢迎的明智之举。监管职能的明晰化和简约化,带给企业的是更加开放的市场和经营成本的降低。当前保健食品市场监管中的不足仍然很多,企业盼望政府能够更加深入地贯彻服务理念,根据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阶段,不断创新完善监管体制。

  第4位

  新医改为预防保健产业大开绿灯

  事件:

  根据十七大报告精神,全民健康成为中国卫生事业新战略。2008年,卫生部提出卫生工作重心前移,加大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同时,新医改方案快速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确定,新医改为预防保健产业大开绿灯。

  由“晚期治病”向“早期健康”转变是21世纪的医疗模式,保健产业作为实现“早期健康”的重要手段已成为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随着新医改方案的推进实施,相信保健产业将成为贯彻十七大会议精神,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产业,保健品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点评:

  企业须把握好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毫无疑问,政府庞大的医疗费用支出和百姓沉重的医疗负担,已成为阻滞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障碍。新医改的目的,就是用立足预防保健、防患未然的方式,实现整个民族健康水平的提升和政府财政负担的下降。可以预见,保健行业将面临自诞生以来最好的政策环境。

  政府引导的医疗理念的进步,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利好的政策导向。而对于企业来说,在提升自身的产业地位之后,需要做的两件事情是:一、抓住机遇,把自我发展的空间进一步做大;二、用好机遇,确保经营行为更加规范。如此这般,企业的成熟与健康成长也就是当然的事情了。

  第5位

  毒奶粉事件引发保健食品安全隐忧

  事件:

  2008年9月11日,《东方早报》率先刊出了新闻报道??《甘肃14婴儿同患肾病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李长江因此引咎辞职,数十名相关人员被捕,中国的乳品企业、食品行业,乃至整个社会信誉体系都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由于保健食品隶属食品范畴,食品添加剂更是保健食品生产工艺中不可获缺的成分,加上保健食品行业已经发生了行业性的信誉危机,因此,政府和消费者对保健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均表示出极大担忧,企业开始纷纷寻找检测机构对产品原料、添加剂等进行自检,以求避免引发严重的公共安全事件。  

  点评:

  诚信企业洗牌的好时机

  经过了“三鹿事件”的警示,食品安全成为社会关注、政府整治和媒体追逐的焦点,百姓对于食品安全心存恐畏,考验着企业谋求健康发展的良知和决心。注重诚信的企业在抓好自身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安全前提下,正是借机提升自身品牌的营销良机。

  对于信誉危机蔓延的保健食品行业来说,不仅食品领域存在的安全隐患难以避免,而且同时存在着自身特有的安全隐患,诸如重金属超标、违规添加西药成分,服用不当等安全问题也时见报端。因此“三鹿事件”的爆发应引起业内企业的警惕,在进一步提高质量控制能力的同时实现品牌形象提升。

  第6位

  保健产品坚守阵地投标央视广告获重筹

  事件:

  2008年11月18日,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9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在经历十几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后,以92.6亿元的招标总额成功落幕。在国内外经济面临严重挑战之时,医药保健品行业一反2008年度竞标时的谨慎,呈现出逆势上扬的态势,不仅参与竞标企业数量明显增多,中标金额也在上年度5.8亿元的基础上增长了近30%。

  连续多年参加央视招标的健特生物以4330万元再次中标,抢得新闻联播后标版第一选择权;太极集团一举夺得新闻联播后7.5秒钟广告权和焦点访谈后两个时段的广告位;哈尔滨仁皇药业异军突起,夺得《天气预报》之后、《焦点访谈》之前9?10月份“倒数第一”的有利位置,“红牛”则以1.589亿元获得《今日之星》独家冠名。

  点评:

  龙抬头势必促进行业腾飞

  2008年末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考验着中国的经济和中国企业,保健行业也不例外,然而在央视招标会上,健康产品加力投放央视反映了产业亮丽的成色,而从中标的企业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龙头名气的影响力。起码对于这些老牌的知名企业,我们已经不必用生存期来评判它的实力了。

  龙头企业强之愈强的现象是产业兴旺的标志,而成熟的市场更会给予这些企业良好的回报。保健市场即将进入整合洗牌阶段,我们希望看到“标王”大刀阔斧的投放之后,不仅是高昂着的龙头,更期望看到行业的整体腾飞。

  中国保健行业’08十大事件

  第7位

  保健食品常识列入《公民健康素养》

  事件:

  2008年1月,卫生部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这是我国健康教育领域的第一份公告,也是全球各国政府界定公民健康基本素养的第一份官方文件。它包含了66条健康生活方式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公民必须掌握一定的保健食品常识成为“健康教育第一公告”的倡导内容。

  盲目消费是目前保健食品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缺乏正确认知,缺少选择保健食品的常识,效果期望值过高,不正常的消费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保健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牵头开展保健食品消费者的教育,将对中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