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为我们的明天耕耘

为我们的明天耕耘

  看了“中国公众用药安全知识”的调查结果后,似骨鲠在喉。笔者有亲属在美国,他说当美国人发生腹泻时,会立刻到医院进行化验,查出导致腹泻的细菌种类,然后针对该种细菌用药。我们知道,当中国人发生腹泻时,通常都是在家自行解决,诸如服用“黄连素”,如果不管用,“氟派酸”跟上……

  “近20%的人吃药看广告而不是听从医生或药师的指导”,“20.5%的受访者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购买过处方药”……吃药凭经验、过分迷信抗生素,这样做的后果是抗生素越用越“高级”,越用越“广谱”,但病却越来越难好,耐药型结核病之类的病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实际上,中国滥用抗生素等药物问题,近几年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据悉,“如何在中国遏制药物过度滥用”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专门研究课题。

  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我国拥有34.1万家药店。最保守地推算,零售药店为百姓提供了125亿人次的服务。按中国13亿人口计算,平均每人9次的健康医药需求是由零售药店满足和完成的。如果这9次购药服务能成为9节生动的用药科普知识培训,那么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课题恐怕就迎刃而解了。

  药品零售是距离消费者最近的行业,也因此,药店在提供合理用药咨询和专业化服务,引导百姓安全用药、对症用药方面,占尽“地利”和“人和”。目前,围绕目标顾客深入挖掘药学服务内涵,已被包括平价药店在内的众多药店公认为是“最灵”的赢利武器。对普通百姓而言,这种认知是个喜讯。但是,在笔者看来,把药学服务建立在利益驱动上,还是短视行为。不能胜任百姓健康守护神的职责,就不可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药品是特殊商品,关系生命安危。为了我们自己、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子孙后代的身体健康,现在就行动起来。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