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有简便措施预防猪流感 |
![]() |
近日,墨西哥和美国暴发猪流感疫情。消息传来,许多市民在求医中纷纷咨询医生,自身该如何做好预防?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部分中医专家,他们中有的曾在战胜非典时专门研制出“防非”中药“六味汤”;有的曾推荐预防各类呼吸系统疾病行之有效的“膏方”;而有的则提出,预防“猪流感”,“红糖生姜适量煮水喝”等简便措施的中医药防治同样有效。
专家们表示,当前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医疗、预防工作的同时,广大市民也要提高个人防范意识,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喝姜糖水等简便有效
岳阳医院中西医结合呼吸科黄海茵副主任医师指出,预防“猪流感”,正确的做法是做好“六条”: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食用猪肉或猪产品只要烧熟,就不会感染猪流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用纸巾捂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
黄海茵说,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在疾病发生过程中,人体自身抗病能力至关重要。中医对提高自身抗病能力有简便措施:每天尽量用冷水洗脸,增强面部皮肤和鼻黏膜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促进呼吸道黏膜血液循环,既提高抵御流感能力,还可改善睡眠;每天临睡前和早晨起床前用干毛巾搓背,可通过刺激背部腧穴提高人体抗病能力。使用药物方面,可适当服用玉屏风散等药物,提高抵御感冒的能力。
当感觉到怕冷、鼻塞,但嗓子不疼时,可用葱白2寸、生姜5片,加红糖适量煮水喝(煮10分钟左右即可)。喝姜糖水后最好盖好被子卧床发汗,切勿着凉。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到医院就诊。
此外,改善环境对于流感预防也很重要,首先是熏醋法,在流感流行季节,可在室内熏蒸食醋:将盛有食醋的容器放在电炉或暖气上熏蒸。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幼儿园、小学校这样易感人群聚集的地方,以及有老人、孩子或体弱多病者的家庭。食醋熏蒸有助于造成不利于流感病毒生存的环境,阻断流感的传播。也可在工作和休息的地方应用艾叶烟熏或做其他空气消毒。
服用对症中草药可预防呼吸道病
全国名老中医、曙光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黄吉赓教授介绍,曾在非典流行期间发挥有效防治作用的中医中药方子,对预防各类呼吸系统疾病同样行之有效。
黄吉赓教授认为,服用对症所开的方子可以使患者改善咳嗽、咯痰等上呼吸道症状;另外这类方子本身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减少老慢支等呼吸道疾病的复发;对普通市民来讲,增强了免疫力也就减少了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同样具有强身健体,预防感冒、“猪流感”等各类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
黄吉赓教授推荐,预防各类呼吸系统疾病,可服用以下中草药: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玉竹、麦冬等,它们都具有补肺的作用,这些中草药在防治非典中已被证明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专家提醒,市民预防流感和呼吸道传染病,最主要的是注意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老人和儿童最好注射流感疫苗。一旦出现发热、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严防感染肺炎等其他并发症。
“防非”六味汤有预防效果
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董竟成教授,曾任上海市防治非典中医专家咨询组副组长,他认为,猪流感同属中医“瘟病”范畴,从中医诊断来说是风热之邪造成。病因为感时邪,病位在肺。中医预防非典曾采用方剂“六味汤”:黄芪15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贯众9克、银花9克,陈皮6克。这是一副以清热、解毒、补气为主的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药方。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都是有效的,药主要是起扶正祛邪的功效,为机体筑起一道防病屏障。
董竟成教授指出,清热解毒药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适用于三焦火毒炽盛等症。它的作用一是补气,二是抗病毒。但对于阴虚火旺和湿热重的人,则要慎服。由于这种药性味苦寒,有些正常人服用后也会轻则败胃,重则内伤中阳,特别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寒者用药后更会造成胃寒、腹泻、神疲、乏力,反而使人体抗病机能下降。因此,对于阴虚火旺和湿热重的人,需要慎服。“阴虚火旺”一般有盗汗、发热、口干、脸红、大便硬等症状;“湿热重”有口苦、头身困重、乏力、大便稀的症状。有这些症状的人尤其不适合连续服用清热解毒药。
保证睡眠防止免疫力下降
专家指出,人体自身抗病能力至关重要,睡眠不足会使免疫功能降低,尤其睡眠缺乏对于预防猪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不良后果更应引起重视。
仁济医院呼吸科主任许以平教授介绍,人类之所以能在自然界中生存繁衍,全靠体内强大的免疫系统,人的免疫防御功能一旦减退,机体就容易感染。春季是呼吸道疾病易发季节,空气中夹带着大量致病的微生物,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就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同时又会导致免疫功能更为低下,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专家指出,增强抗病能力需要提高免疫功能,只有拥有健康的睡眠,才能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睡眠除了能够消除疲劳外,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疾病能力。长期睡眠不足、失眠会带来一系列的机体损害,包括思考能力减退、警觉力和判断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紊乱,增加心脏病和糖尿病发生的几率,并增加事故发生的危险性。
据介绍,造成缺少睡眠的原因非常复杂,有心理原因、身体原因(患有疾病)、生活方式、环境等等,因此,医学专家提醒,解决好睡眠同样是防病的关键。
补充全面均衡的营养
中医专家认为,均衡营养同样可提升免疫力。目前“猪流感”虽然猖獗,但可以预防;只要体内拥有足够的免疫力,疾病就无法侵袭。

- 相关报道
-
- Nature:告别“挨针”?鼻腔疫苗——呼吸道感染的终极防御新策略! (2025-05-14)
- JITC:浙大团队发现,BCL (2025-05-14)
- 国度药监局宣布仿造药参比制剂目次(第九十二批) (2025-05-14)
- Nature:为什么你能快速上手新事物?原来是纹状体pDMSt帮你搞定了“逐次试验更新”! (2025-05-14)
- N Engl J Med:“坏胆固醇”克星再升级?新药Obicetrapib狂降近30%,心脏救星来了? (2025-05-13)
- eBioMedicine:科学家发现“抗炎新星”!TYK2抑制剂有望改写1型糖尿病治疗史 (2025-05-13)
- Cell Rep Med:新型癌症免疫疗法为晚期实体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2025-05-13)
- Nat Neurosci:我国科学家针对人类大脑功能连接的寿命变化提出新的见解 (2025-05-13)
- 博腾生物与华隆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加速MATC细胞药物开发,突破实体瘤治疗瓶颈 (2025-05-13)
- 《细胞·代谢》:心脑相连!华科大团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诱导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新机制 (2025-05-1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