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PB:研究揭示不育基因ORF355改良玉米CMS |
![]() |
来源:互联网2022-10-18 09336032
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是玉米三大不育系之一,可用于创造雌性不育系,生产玉米杂交种。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联合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JIPB》(IF=9.016/Q1)上在线发表了题为ORF355赋予CMS-s玉米Bid增强的盐胁迫适应性调节线粒体代谢稳态的研究论文。探索了不育ORF355通过影响细胞水平提高玉米耐盐性的新机制。
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是玉米三大不育系之一,可用于创造雌性不育系,生产玉米杂交种。CMS-S是由线粒体编码的不育基因ORF355在小孢子发育过程中大量特异表达引起的,可视为一种特殊的线粒体变异。在model animal的研究中发现,轻度应激下的线粒体重建了基础代谢平衡,使细胞能够耐受随后更长、更强的应激。这种现象被称为线粒体毒性兴奋效应。不育基因ORF355也在非雄穗组织如叶子和雌穗中低水平表达。尚不清楚它是否影响CMS-S的线粒体代谢平衡和植物的抗逆性。本研究发现CMS-S玉米在盐碱地上比正常细胞质的近等基因玉米具有更好的生长潜力和更高的产量。这种耐受性的提高与花粉败育节省的能量无关。通过雌激素诱导表达系统控制ORF355的表达,发现ORF355的低水平表达可以诱导活性氧的积累,促进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浓度的增加,改变细胞内的代谢平衡,激活细胞的抗氧化防御系统,产生类似于动物细胞线粒体的毒性兴奋作用。代谢组学分析表明,即使没有盐胁迫,CMS-S玉米与细胞质正常的近等基因玉米也存在明显差异。烟酰胺代谢、氨基酸代谢和半乳糖代谢相关产物发生了显著变化。
赵久然团队近年来在玉米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探索了CMS-S败育的分子机制(肖等,2020)和不育性稳定性(肖等,2022)。本文进一步揭示了CMS-S不育系在抗逆中的可能意义。肖林博士和魏松研究员是本文的第一作者,遗传研究所赵久然研究员和陈华邦研究员是本文的合著者。本研究得到了北京学者(BSP04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QNJJ202128)和科技项目(KJXM2020001)的资助。
ORF355调节CMS-S玉米耐盐性的示意图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及音视频资料,版权归100医学网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文章。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都在使用100医疗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思齐圈2025第十届「MMC医学市场年会」,重磅启幕! (2025-07-07)
- 线粒体转移是癌症转移的隐形推手?!最新Nature 科学家揭秘肿瘤转移背后的新机制! (2025-07-07)
- 县医院医生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发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论文,为脑中风治疗带来新策略 (2025-07-06)
- 显著肿瘤消退!福建医科大学发文:发现结直肠癌肝转移潜在治疗新通路 (2025-07-06)
- Nature Methods:解锁细胞3D迷宫——AI新视角,看清生命最微观的动态建筑 (2025-07-06)
- Cell:开发出LoxCode技术,可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追踪细胞命运 (2025-07-05)
- Cancer Cell:胡国宏团队首次揭示,化疗会唤醒休眠癌细胞,导致癌症复发转移 (2025-07-05)
- 研究破解马传贫疫苗致弱关键因素 (2025-07-05)
- 《科学》:分子胶重大突破!超1600个靶蛋白浮出水面,分子胶可降解蛋白范围大幅扩大 (2025-07-05)
- MC:复旦大学团队首次发现BAG2感知精氨酸缺乏,促进肿瘤存活的机制! (2025-07-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