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IDS:感染HIV的儿童神经发育受损的风险更大 |
![]() |
来源:100医疗网原创2022-10-18 17:23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尽管艾滋病病毒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在神经系统评估中的表现明显较差,这表明他们可能面临认知和心理健康问题。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罗切斯特大学、赞比亚大学和卢萨卡匹克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尽管艾滋病病毒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在神经系统评估中的表现明显较差,这表明他们可能面临认知和心理健康问题。然而,这项研究也表明,早期干预-更好的营养和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可能有助于缩小差距。相关研究成果于2022年10月1日发表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杂志》上。这篇文章的标题是“赞比亚3360名艾滋病毒感染儿童的纵向认知结果:赞比亚艾滋病毒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andz)研究的2年结果”。
论文作者、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神经病学和儿科助理教授大卫比尔登博士表示,艾滋病病毒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全球健康负担。众所周知,分娩时接触这种病毒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神经认知和精神问题(如抑郁症)的风险更大。这项新研究试图了解这些问题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存在并变得更加明显,以及我们是否可以预测哪些人在认知方面会做得很好,哪些人不会。
这项新研究是几十年来国际研究团队合作的最新范例。自1994年以来,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神经学家Gretchen Birbeck博士一直与赞比亚政府和赞比亚卢萨卡大学教学医院(UTH)的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合作,研究与艾滋病毒和疟疾等传染病有关的神经问题,这些疾病仍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这些新发现来自赞比亚艾滋病相关神经认知疾病(HANDZ)研究,这是一项正在进行的纵向研究,对600名8至18岁的艾滋病病毒阳性和阴性赞比亚儿童进行了5年的随访。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占全球艾滋病毒病例的70%,并且尤其受到艾滋病毒的影响。尽管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已被广泛使用,但许多受感染的儿童仍患有相关的神经认知和精神缺陷,如学业发展迟缓和抑郁症。
HANDZ研究的参与者需要完成一系列神经认知评估。为此,NIH工具箱中的一个名为NIH的认知电池用于测量几种认知过程,包括处理速度、反应时间、记忆和执行功能。这些作者发现,与艾滋病毒阴性的同龄人相比,艾滋病毒阳性儿童在基线时的认知能力明显较差,并且在两年的研究期间没有改善。
这些数据表明,干预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营养不良或遭受更严重艾滋病毒感染的儿童在评估中表现更差。
比尔登说,这些发现表明,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尽早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并让他们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因为如果儿童不是因为感染艾滋病病毒而真正生病,那么他们的认知能力会好得多。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营养。我们正在做更多的研究,试图弄清楚到底哪种支持可以帮助提高这个群体的认知能力或防止认知障碍。(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Gauri Patil等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杂志,2022年,doi 336010.1097/qai . 1000000001 . 10363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及音视频资料,版权归100医学网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文章。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都在使用100医疗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思齐圈2025第十届「MMC医学市场年会」,重磅启幕! (2025-07-07)
- 线粒体转移是癌症转移的隐形推手?!最新Nature 科学家揭秘肿瘤转移背后的新机制! (2025-07-07)
- 县医院医生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发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论文,为脑中风治疗带来新策略 (2025-07-06)
- 显著肿瘤消退!福建医科大学发文:发现结直肠癌肝转移潜在治疗新通路 (2025-07-06)
- Nature Methods:解锁细胞3D迷宫——AI新视角,看清生命最微观的动态建筑 (2025-07-06)
- Cell:开发出LoxCode技术,可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追踪细胞命运 (2025-07-05)
- Cancer Cell:胡国宏团队首次揭示,化疗会唤醒休眠癌细胞,导致癌症复发转移 (2025-07-05)
- 研究破解马传贫疫苗致弱关键因素 (2025-07-05)
- 《科学》:分子胶重大突破!超1600个靶蛋白浮出水面,分子胶可降解蛋白范围大幅扩大 (2025-07-05)
- MC:复旦大学团队首次发现BAG2感知精氨酸缺乏,促进肿瘤存活的机制! (2025-07-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