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又痛苦的结肠镜检查?不用担心 未来的活检胶囊机器人有望实现肠镜检查 |
![]() |
来源:生物探索2022-10-20 09336030
在新BCR的设计过程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采样策略,一个锋利的刀片高速旋转,切割结肠的可疑区域,同时使用压缩螺旋弹簧为刀片提供动力。此外,采用鲍登拉索机构实时监测拉索中的张力。
目前,它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和第二大致命癌症。2020年大肠癌发病率达到190万,导致90万人死亡。期大肠癌生存率达到90%,而期大肠癌只有10%。所以早期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而且通过调整易变的危险因素,检测和清除癌前病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大肠癌,长期来看可以大大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迫切需要高效、准确的筛选工具。与结肠镜检查相比,胶囊机器人(CR)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达到高效检查的效果,是最佳的诊断方法。
大肠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结肠镜检查用的带图像采集系统的柔性细长内窥镜,但患者要忍受不适并承担一定的风险。近年来,CR已成为传统内窥镜的替代品,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精神压力。最近,天津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高速组织切割的新型生物胶囊机器人(BCRs),可以实现有效可靠的采样。这项研究发表在Cyborg and Bionic Systems上,是一种基于高速切割组织的新型活检胶囊机器人。
图1研究结果(来源:[1])
CR的典型运动是被动的,这意味着它完全依赖于结肠的蠕动。正因为如此,可能会错过重点。因此,一些研究人员开发了主动机车CR,其轨迹可以通过外部磁场或内部执行器进行调制,从而实现对结肠更彻底的探索。主动式机车CR的位置和姿态可以通过外部磁场很好地控制,图像可以通过射频发射电路从CR传输到外部接收器进行实时监控。但是,影像学对于诊断是不够的,可疑病变应该进行活检,而CR无法进行活检,这就是BCR的用武之地。
在新BCR的设计过程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采样策略,锋利的刀片高速旋转以切割结肠的可疑区域,而压缩螺旋弹簧用于为刀片提供动力。此外,还采用鲍登电缆机制实时监控电缆中的数据。因此,BCR系统被设计来实现这些功能。
图2 BCR结构示意图(来源:[1])
为了验证这一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人员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原型BCR。刀具速度对切割扭矩的影响不容忽视,刀具轴上切割软组织所需的扭矩也不容忽视。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得出了切削扭矩与刀具转速的关系,最终发现电机转速越快,切削扭矩会越小,因此本研究采用的高速切削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切削扭矩。
此外,研究人员还进行了一项实验,将电机转速固定在9.81 rad/s,调节胶囊与软组织的接触力。胶囊和软组织之间的力越大,所需的切割扭矩就越大。20.45nm mm的最大切割扭矩对应的是测试中最高的接触力,因为更多的组织被挤压到切割区域,这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大的组织样本。也就是说,通过这些实验,确定了速度对切割扭矩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切割可以有效地在低切割扭矩下进行活检。
图3研究人员设计制造的BCR原型(来源:[1])
然后,通过高速切割性能实验,研究人员证实了本设计能够有效利用高速切割实现组织采样,进一步证明了本研究中高速软组织切割方案的可行性。在BCR的设计中,自复位触发器和螺旋弹簧有利于多次活检。为了验证这一点,研究人员使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弹簧的旋转速度,发现BCR可以实现连续三次活检。
此外,要求BCR取出软组织,同时避免取样时撕裂组织。因此,研究人员在高速切削实验的基础上,设置不同的刀具速度来研究软组织撕裂。随着切割器速度的变化,研究人员发现,当切割器切割速度为1.05 rad/ms时,可以有效地对软组织进行采样,实现活检。
最后,为了验证所设计的BCR的活检性能,研究人员使用猪的大肠进行了体外测试,最终证实这种切割方法可以收集足够的可疑组织,满足临床活检的要求。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的抽样策略是有效的,通过该方法收集的样本量足以满足临床要求。相信技术
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活检胶囊机器人可以有效代替目前的肠镜检查,将会极大程度上减轻患者做肠镜检查时的不适感与精神压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思齐圈2025第十届「MMC医学市场年会」,重磅启幕! (2025-07-07)
- 线粒体转移是癌症转移的隐形推手?!最新Nature 科学家揭秘肿瘤转移背后的新机制! (2025-07-07)
- 县医院医生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发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论文,为脑中风治疗带来新策略 (2025-07-06)
- 显著肿瘤消退!福建医科大学发文:发现结直肠癌肝转移潜在治疗新通路 (2025-07-06)
- Nature Methods:解锁细胞3D迷宫——AI新视角,看清生命最微观的动态建筑 (2025-07-06)
- Cell:开发出LoxCode技术,可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追踪细胞命运 (2025-07-05)
- Cancer Cell:胡国宏团队首次揭示,化疗会唤醒休眠癌细胞,导致癌症复发转移 (2025-07-05)
- 研究破解马传贫疫苗致弱关键因素 (2025-07-05)
- 《科学》:分子胶重大突破!超1600个靶蛋白浮出水面,分子胶可降解蛋白范围大幅扩大 (2025-07-05)
- MC:复旦大学团队首次发现BAG2感知精氨酸缺乏,促进肿瘤存活的机制! (2025-07-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