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全球PD |
![]() |
利用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癌症是过去十年医学领域最显著的成就之一。作为首个获批的癌症免疫治疗药物,PD-1/PD-L1检查点抑制剂引领了癌症治疗的革命,一系列重磅产品相继诞生,成为难治性肿瘤患者的新选择和新希望。
然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市场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蓬勃发展的商业前景吸引了许多公司参与竞争,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R & ampd变得越来越拥挤。据统计,目前全球已有超过5600个PD-1/PD-L1抑制剂的临床试验,免疫治疗前景复杂,令监管者和付费者担忧。与此同时,许多创新型企业正试图通过激进的价格竞争来颠覆市场。
PD-1/PD-L1抑制剂是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据艾魏坤统计,近五年来,PD-1/PD-L1抑制剂市场表现明显好于全球其他抗肿瘤药物,五年复合增长率达45%,是抗肿瘤药物整体增长率的三倍。根据制造商的出厂价,2021年PD-1/PD-L1抑制剂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360亿美元。随着市场的成熟,未来增长将放缓至15%(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到2025年该领域全球销售额将达到580亿美元。
按地区划分的销售情况
据艾魏坤统计,2021年,美国PD-1/PD-L1抑制剂的销售额占全球市场的47%。随着欧洲市场的追赶,美国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目前,PD-1/PD-L1抑制剂在欧盟四国和英国的销售额占全球市场的四分之一。上述六个发达市场,加上日本,贡献了全球PD-1/PD-L1抑制剂销售额的79%。然而,在人均检查点抑制剂使用方面,其他六个主要市场都落后于美国,仍然存在潜在的未满足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进口PD-1/PD-L1抑制剂并未纳入我国国家医保目录。同时,国产PD-1/PD-L1抑制剂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后,价格降幅高达80%。
按品牌划分的销售情况
在目前的竞争形势下,世界领先品牌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市场进入顺序的影响。在七种极具竞争力的PD-1/PD-L1抑制剂中,即Keytruda、Oppo、Tecentriq、Imfinzi、Bavencio、Libtayo和Jemperli,早期进入者Oppo和Keytruda在2021年仍占据全球80%的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5年中,Keytruda的市场份额一直在增加。
Tecentriq拥有11%的市场份额。其他产品的市场份额非常有限,仅占总市场份额的9%。
按肿瘤类型划分的销售情况
上述7种PD-1/PD-L1抑制剂,已在国际上获准上市,用于17种不同的肿瘤类型。其中,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PD-1/PD-L1抑制剂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约为40%。不同适应症以不同产品为主。比如Keytruda在治疗NSCLC方面更有优势,Oppo在治疗黑色素瘤和肾癌方面更有优势,Tecentriq在治疗小细胞肺癌方面更有优势。
PD-1/PD-L1的检测水平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想在竞争对手中胜出,就必须展现差异化的价值(比如针对需求不容易被满足的子群体,有更积极的预后)。因此,诊断性和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变得至关重要。例如,肿瘤突变负荷(TMB)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是了解患者对PD-1/PD-L1抑制剂反应的非常重要的生物标志物。
然而,在不同的生物标志物、肿瘤类型以及国家和地区之间,检测水平差异很大,这是PD-1/PD-L1抑制剂治疗在实践中的挑战。因此,除了将生物标志物纳入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开发和商业策略之外,医疗系统使用生物标志物的准备程度也是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例如,为了解决在常规临床实践中广泛纳入新生物标志物的问题,有必要测试基础设施和能力,考虑对工作流程的影响,建立测试标准或培训关键人员。
新兴创新前景
虽然PD-1/PD-L1抑制剂在改变不同类型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前景和改善预后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在该领域仍有未满足的需求。
例如,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在强度和持续时间上都是不确定的。只有相对少数的患者会对PD-1/PD-L1抑制剂产生持久的敏感性,许多患者甚至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完全没有反应。少数人最终会通过一系列机制产生耐药性。PD-1/PD-L1抑制剂治疗也与免疫相关毒性有关,可影响器官系统和组织。根据其严重程度,可能需要停止治疗。此外,这种豁免
疫有关的不良事件可能会在完成治疗后几个月甚至几年后发生。
这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加上PD-1/PD-L1抑制剂疗法应用于早期治疗中的潜力(包括新辅助治疗),以及扩展新适应症的机会,激发了该领域活跃的临床研发活动。艾昆纬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有PD-1/PD-L1抑制剂相关临床试验5600余项,其中处于活跃状态的有4800余项。在这些临床试验中,绝大多数是研究PD-1/PD-L1抑制剂与其他免疫疗法、靶向疗法、化疗和放疗等的联合应用。
联合疗法有望克服耐药性并带来持久且可耐受的疗效。比如,通过阻断其他抑制检查点刺激更强的T细胞反应;通过化疗、放疗或溶瘤病毒直接改变肿瘤免疫原性;或通过使用其他靶向治疗(VEGF或PARP抑制剂)进行多途径攻击。
激烈的竞争态势和创新浪潮为PD-1/ PD-L1抑制剂市场带来了巨大挑战,创新者可从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新型联合疗法等方面的需求进行突破,抓住有价值的机会。(艾昆纬供稿)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新增商保立异药目次 2025年医保目次调整正式启动 (2025-07-14)
- 全国中成药集采扩围结果落地宁夏 (2025-07-14)
- 惠及环球!中国医疗配备进口190多个国度和地域 (2025-07-14)
- 对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次》施行无关任务的关照 (2025-07-10)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