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录调控因子的生物传感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
![]() |
微生物育种技术正朝着自动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在短时间内将设计构建获得大量工程菌种,如何快速、准确地筛选到目标高产菌种是工业菌种迭代的关键限速步骤。生物传感器可将目标化合物的浓度信号转化为荧光等易于检测的信号,是菌种高通量筛选的重要工具。基于转录调控因子(Transcriptional factor,TF)的生物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菌种的高通量筛选和代谢途径的动态调控。然而,天然TF的传感性能往往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目前主要通过定向进化或理性改造效应物结合域来提高其传感性能,但由于效应物结合域一般超过200个氨基酸,建库筛选的难度较大,且突变易改变其效应物响应特异性,因此急需发展更加简便、高效、通用的TF型生物传感器设计改造策略。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郑平团队等以原核生物中最大的转录调控因子家族 LTTR家族的LysG和BenM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定向进化等技术解析了效应物结合域与DNA结合域间的铰链区的调控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一步对仅包含约30个氨基酸的铰链区进行定向进化,可快速获得响应性能显著提升的突变体,从而开发了一种TF型生物传感器设计改造与性能提升的通用策略。该策略应用于碱性氨基酸生物传感器LysG的改造提升,获得的LysG突变体在赖氨酸合成关键酶的高通量筛选和合成途径的动态调控中展示出更好的应用效果。
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Biosensors Bioelectronic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天津市合成生物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天津市合成生物学海河实验室颠覆性创新类项目等的支持。
LysG蛋白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铰链区的调控功能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思齐圈2025第十届「MMC医学市场年会」,重磅启幕! (2025-07-07)
- 线粒体转移是癌症转移的隐形推手?!最新Nature 科学家揭秘肿瘤转移背后的新机制! (2025-07-07)
- 县医院医生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发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论文,为脑中风治疗带来新策略 (2025-07-06)
- 显著肿瘤消退!福建医科大学发文:发现结直肠癌肝转移潜在治疗新通路 (2025-07-06)
- Nature Methods:解锁细胞3D迷宫——AI新视角,看清生命最微观的动态建筑 (2025-07-06)
- Cell:开发出LoxCode技术,可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追踪细胞命运 (2025-07-05)
- Cancer Cell:胡国宏团队首次揭示,化疗会唤醒休眠癌细胞,导致癌症复发转移 (2025-07-05)
- 研究破解马传贫疫苗致弱关键因素 (2025-07-05)
- 《科学》:分子胶重大突破!超1600个靶蛋白浮出水面,分子胶可降解蛋白范围大幅扩大 (2025-07-05)
- MC:复旦大学团队首次发现BAG2感知精氨酸缺乏,促进肿瘤存活的机制! (2025-07-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