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心理所研究揭示言语理解中存在对语音信息的预测 |
![]() |
来源:中科院心理所 2023-01-15 15:46
该研究考察了言语理解中的预测内容,揭示了言语理解中对下文语义与语音信息的预测,该成果有助于加深对预测内容与加工机制的理解,将为构建更完整的语言理解模型提供科学证据哲学家克拉克提出, 大脑在本质上是一个预测机器 。根据当前情境和言语信息,对将要出现的信息进行预测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智能。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常常遇到一方话音未落,另一方已经猜到对方想要表达什么的情况。无论是日常生活经验抑或实验证据,均表明人们能够对言语信息进行预测。当前,关于言语预测的一个关键研究问题是语言预测内容,即人们能够预测哪些层级的语言信息。目前研究揭示,言语理解中存在对句法、语义信息的预测。但是,关于语音特征能否被预测研究较少且争议较大。
为了考察人们在言语理解中能否预测语音信息,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李兴珊研究组的青年特聘研究员屈青青及同事在一项最新研究中采用视觉情境眼动范式,以汉语作为研究材料,开展了两项实验研究。汉语可以更好地分离语音与字形信息,以考察更纯净的语音预测效应。
实验一考察了汉语言语理解中的语义和语音预测。实验中,被试听到含有高预测性目标词的句子,例如 要放学了,我把铅笔盒和本子装进了书包里准备回家。 在预测目标词出现前2秒,屏幕呈现图片刺激,图片刺激包括一个关键物和三个干扰物。关键物包含以下条件:目标物(如 书包 )、语义相关项(如 橡皮 )、语音相关项(如 梳子 ),以及作为基线条件的无关物(如 漏斗 )。在此过程中记录被试的眼动轨迹。实验预期,如果在预测目标词呈现前,被试已经更多注视屏幕中的语义相关项、语音相关项,表明被试预先激活了目标词的语义和语音信息。
研究结果发现,与无关物相比,被试更多地注视语义相关项、语音相关项。更重要的是,这种注视偏好开始于被试听到目标词之前(见图1)。结果表明,被试在目标词呈现之前预先激活了目标词的语义、语音信息。实验二采用新的实验材料以及更短的预视时长(1秒)开展了重复性验证实验,结果重复了实验一的语音预测效应。
上图:实验一、实验二实验条件下注视比例图。蓝色线表示目标物条件,黄色线表示语音相关项条件,红色线表示语义相关项条件,灰色线表示无关物条件,横轴表示预测目标词呈现时间(时间0代表预测目标词开始呈现),纵轴表示注视比例,误差线表示标准误;下图:实验一、实验二预测时间窗口内实验条件生长曲线分析图。横轴表示预测目标词呈现时间,纵轴表示经验逻辑转换后注释比例,曲线表示模型拟合情况
综上所述,该研究考察了言语理解中的预测内容,揭示了言语理解中对下文语义与语音信息的预测,该成果有助于加深对预测内容与加工机制的理解,将为构建更完整的语言理解模型提供科学证据,为自然语言处理和语言类脑智能提供重要启示。
该研究受国家面上项目(31771212)、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项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62061136001)的资助。
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文章的第一作者为硕士生李欣晶,通讯作者为心理所青年特聘研究员屈青青。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两篇《自然》:肺癌私联神经元!科学家首次发现小细胞肺癌细胞会在脑内与神经元形成突触,借助电信号促进肿瘤生长 (2025-09-16)
- Sci Adv:新型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抗击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特种兵” (2025-09-16)
- 《神经病学》:代糖或伤认知!8年随访发现,摄入较多代糖与记忆力、语言流畅性和整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提升32%、173%和62%相关 (2025-09-16)
- Nature子刊:超越ADC,中国博后发明ABC药物,重拳出击,精准靶向 (2025-09-16)
- Cell子刊:“滴血验癌”新突破,王延博/张硕等利用细胞外囊泡,精准检测10多种癌症 (2025-09-16)
- 47亿!派林生物易主中国生物,血液制品行业格局将重塑 (2025-09-15)
- 【9月16日直播预告】从样本到洞察:蛋白质组学智能实验室的自动化流程与AI高效赋能 (2025-09-15)
- 聚焦靶向蛋白降解、小核酸、多肽、细胞治疗等热点议题,与60+行业领袖共探生物医药未来。10月16-17日,深圳,期待您的加入! (2025-09-15)
- Nature子刊:个性化定制碱基编辑器,治疗致命血管疾病 (2025-09-15)
- 智力出现障碍的罪魁祸首!Cell Rep:两种“染色质管家”联手失控,神经元“身份混乱”致认知受损 (2025-09-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