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滞涨难掩中期向好 |
![]() |
随着6月底国家统计局1~5月份工业企业运行数据的出炉,制药业这一极具刚性的产业,因各项指标远远超出同期工业企业整体水平,而被券商普遍看好。
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前5个月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长18%,利润同比增长17%。与工业企业整体同期收入下降1%、利润下降23%相比,医药行业呈现稳定向好趋势。
由于同期医药上市公司整体表现出滞涨行情,沪深300医药指数年初以来43%的回报率,同比上证指数落后20个百分点。国内多家主流券商因此分析指出,医药板块估值溢价持续下降,相对吸引力在逐渐累积。不过,中金公司却认为医药板块虽防御特征明显,但业绩弹性不足,短期难以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仅维持“中性”评级。
实体经济:数据向好
“如果剔除原料药的因素,行业的增速要高于第一季度,我们维持全年销售收入增长20%、利润增长25%的预测。”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宋晗如是指出。
受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的大宗原料药价格快速下滑的影响,2009年1~5月份化学原料药成为医药行业中惟一负增长的子行业,不仅销售收入同比仅增长8.3%,增速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实现利润总额方面更是同比下降了4.1%。
值得注意的是,化学制剂及中成药两大医药板块中的权重子行业表现较强。1?5月份化学制剂子行业2009年1?5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039亿元,同比增长19.9%。中成药子行业实现销售收入675亿元,同比增长19.4%。从利润率来看,化学制剂和中成药等亦大幅高于该行业平均水平。
“2009年1~5月,医药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数据在各行业对比中名列第三;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在各行业对比中名列第六,体现出持续增长的成长性特征。结合相关政策面的变化,我们认为未来医药制造业将进入一个稳定增长的阶段。”中投证券医药分析师周锐在评价上述数据时指出。
二级市场:从防御到滞涨
不过,上述实体经济利好数据似乎未在二级市场上有所体现。WIND统计显示,1~5月医药股每月均跑输大盘,至今已累计跑输大盘20%以上。
2008年医药板块因防御性凸显而表现颇佳,在全年沪深两市A股下跌超过60%的情况下,医药股亦仅仅下跌40%左右。然而,随着今年年初以来市场风格向进攻型转变,医药板块难掩滞涨走势。由于投资热点散乱,医药股特别是其中的一线股普遍跑输大盘,表现欠佳。
有分析指出,就整体数据而言,医药行业发展势头不错,盈利能力维持在高位。出现滞涨主要是因为医药股的机会往往集中在首尾两个季度,加上今年中间上演了甲型流感行情,一些原本应该有所表现的一线股未有表现。
国兴证券在2009年医药行业中期策略报告中指出,随着当前一系列政策逐步明朗,相关个股投资价值将逐步显现。“当前一线股的绝对估值水平基本合理,相对溢价率处于历史低位,一线医药股有望在三季度末显示出绝对和相对估值优势。”该证券医药分析师贺平鸽认为。
未来走势:有望反转?
记者注意到,国兴证券的上述提法,亦出现在其他券商的医药行业中期策略报告中。
仅仅给予医药行业“中性”评级的中金公司同样建议投资者,在三季度将注意力逐步转向明年业绩,“2010年PE估值看整个板块兼具了安全边际和收益空间,建议三季度逐步加大行业配置。”
依照历年走势,医药股股价往往会在第四季度提前反映下一年的业绩。不过,当前一种较为普遍的意见是,投资者眼前更需要把握信息政策变动所潜藏的风险与机会。
广州一位接近北京医改小组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基本药物目录推迟出台,导致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当前的争议主要在中药独家品种和中药注射剂是否进目录。
而《医药经济报》记者从日前在上海召开的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上获悉,新版GMP等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亦被认为是引发市场变动的重要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券商建议重点关注具备“高端刚性”和“低端弹性”的疫苗、专科用药领域,把握医药分销业的整合机会,以及维生素价格反转的机会。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姚杰则指出,由于前期绝大多数机构已经将医药板块的配置从超配降为标配,加上医药股流动性差,调仓成本较高,故建议持股等待,保持标配,而“前期医药配置为零的投资者可适当加仓”。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Cancer Cell:张建军/吴佳/朱波团队发现肺癌的“癌前拦截”靶点——TIM (2025-05-11)
- Science: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人类肠道真菌可以逆转小鼠的肝脏疾病 (2025-05-11)
- 《癌细胞》:“上医治未癌”!华人科学家发现,针对TIM (2025-05-11)
- Cancer Cell:徐淼/李贵登/曹素梅团队通过T细胞测序,实现鼻咽癌早期诊断 (2025-05-10)
- 北京理工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发现细菌抗噬菌体免疫新机制 (2025-05-10)
- 罗氏宣布投资超20亿人民币,在华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 (2025-05-10)
- PNAS:每晚只睡4小时却精力充沛,新研究又发现了一个“高效睡眠”的秘密! (2025-05-10)
- Immunity:哈工大黄志伟团队揭示γδ T细胞感知磷酸抗原激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2025-05-09)
- "愈见幸运孚"伤口周 :孚诺医药以科普领航,推动伤口护理科学化 (2025-05-09)
- 《细胞》子刊:1/3中国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困扰!首医/疾控团队分析我国近30年神经系统疾病负担,老龄化是主动驱动因素 (2025-05-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