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碎了胖MM的妈妈梦 |
随着现代生活的变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已成为输卵管性不孕之后第二大不孕原因。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还不明确。研究发现其与胰岛素代谢异常、女性体内雄激素偏高有关,而肥胖女性胰岛素偏高也是致病的原因。另外与遗传因素、环境污染、生活压力过重有关。由于精神紧张、药物作用以及某些疾病等的影响,使丘脑下部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失去周期性,以致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比例失调,造成卵泡虽然发育但不成熟也不排卵,成为囊状卵泡,天长日久就生成很多囊状卵泡,最后卵巢就形成葡萄状的多囊卵巢。
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呈现多囊卵巢的表现,在超声波检查下,可见到卵巢内许多小卵泡在卵巢的周边呈现特殊的轮状排列的现象。除卵巢呈典型的多囊性特征外,还会合并无月经或月经异常、高雄素症状及肥胖等临床表现,在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中,约有40%-60%的女性有肥胖现象,50%-90%有多毛症,而其中55%-75%患者会遭遇不孕的问题。
在具有正常月经的妇女当中也有20%左右会出现多囊卵巢,但偶尔会被一般医师误以为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因此卵巢的囊状变化虽然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依据之一,但并不适合用来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
对于月经不规律、肥胖,毛发比较重,痤疮的女性,要警惕有无多囊卵巢综合征。应及时前往专业生殖内分泌诊疗机构进行超声、血性激素的检测,胰岛素抵抗实验,以便及早明确诊断。
对于此病的诊断还应注意:大多数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女性都有身体过胖的问题,但患病的女性当中,有三分之一的女性相对于她们的身高来说并不胖。在确诊多囊卵巢综合症之前,必须先行排除其他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症易混疾病。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症发生混淆的其他病症包括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般治疗以饮食调节和控制体重为主。患者应该积极致力进行锻炼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取,从事日常工作或进行规律锻炼,有益于长期身体健康、排卵和妊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以诱导正常的排卵为主,可以口服排卵药物或注射针剂,促进卵泡生长。对于肾上腺雄激素分泌旺盛的患者,可使用类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等也可有效抑制其分泌。另外,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如美迪康和曲格列酮,不仅可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而且可明显改善排卵。因为增进机体组织细胞的敏感性和稳定性,比单纯的促排卵重要的多。若是经过3-6个月周期的药物治疗,仍未有良好的排卵,体外受精试管婴儿的治疗是最佳的选择。此外可行腹腔镜手术,以镭射或电烧灼将卵巢表面的不成熟的退化卵泡部分清除,但可能合并盆腔粘连、卵巢萎缩。
如果患者没有生育问题或短时不想怀孕,则治疗目标将着重于维持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以避免子宫内膜增厚或癌变,并降低雄激素。使用口服避孕药减少卵巢与肾上腺雄性激素的分泌,同时可以维持正常月经。如果患者较肥胖,应鼓励其减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罹患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的机会比一般人大许多。而且发病时间也比较早,因此尤其对于肥胖的PCOS患者宜进行相关筛检。
因此,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在专业生殖内分泌医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规范治疗,切勿盲目用药。
- 相关报道
-
- “世界慢阻肺日”专家支招市民如何早发现、早治疗? (2024-11-22)
- 关注联合国糖尿病日 为何“甜蜜”也会是一种危机? (2024-11-15)
- 预防“小眼镜”三部门出“新招” 来看相关解读 (2024-11-14)
- 流感高发期来临 这份家庭消毒攻略请收好 (2024-11-13)
- 中疾控建议:老年人、幼童尽早开展流感疫苗接种 (2024-11-07)
- 秋冬呼吸疾病高发 专家提醒“从老到小”均应开展肺健康守护 (2024-10-28)
- 乳腺癌容易盯上哪些人?科学预防乳腺癌 (2024-10-24)
- 如何防治诺如病毒感染?疾控专家给出5点提示 (2024-10-23)
- 天气渐凉 专家提示科学防治呼吸系统疾病 (2024-10-08)
- 全国高血压日:减盐控重 让血压不再“居高不下” (2024-10-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