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怎样避免流产、难产? |
不少孕妇在开始出现某些早孕反应时不以为然,既不及时告诉家里亲人,更不主动去医院检查,一拖就是一、两个月。
这样,确定妊娠时,大多已是妊娠三个多月了,已昏过了引起畸胎和容易造成流产的危险时期,忽视了早孕保健,对母子健康极为不利,甚至可导致严重后果。
2、确定妊娠后,不按期进行产前检查
目前,尚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更多)孕妇出于羞怯或嫌麻烦等原因,不进行或不按期进行产前检查,这就不能及时发现妊娠并发症及胎位、胎儿异常,是造成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3、多次、反复做人工流产
有些人因种种原因,怀孕后进行人工流产,流产后不久又怀孕,再次去流产,如此反复多次。这种做法对身体伤害极大,不仅容易引起子宫内膜炎、内膜异位症,还可能因人流操作失误引起子宫穿孔。同时反复人流很容易导致不孕症,应该避免。
4、孕期滥用药物
孕期,尤其是早孕阶段,不经医嘱自己滥用药,特别是某些抗生素、激素、止痛药和镇静安眠药等,这是引起畸胎的重要因素。
5、有病不用药,怕影响胎儿
孕期不可滥用药,但并非是不用药,大多数药对胎儿还是安全的,所以孕期患病还是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切不可“忌药讳医”。
6、不注意防治风疹等病毒感染
风疹、肝炎、巨细胞病毒可严重损害胚胎组织、引起畸胎、流产。因此,孕妇不可忽视上述病毒感染,应积极预防,一经发现患风疹、病毒性肝炎等,应立即就医,认真治疗,不可大意。风疹病毒是导致畸胎的头号杀手。
7、接触有害物质,多次做B超
孕期尤其是早孕阶段,是胎儿重要器官分化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应该注意避免和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如化学农药、重金属铅、镉和甲基汞等,以及放射性物质。因此,孕妇应对上述物质加强防范。而且不要多次进行B超或X线检查,以免伤害胎儿。
8、嗜烟、酒
孕妇大量吸烟或酗酒,可致畸胎。因此,孕期应戒烟酒。
9、对丈夫过度依赖或苛求丈夫
少数孕妇对妊娠认识不清,怕字当头,什么也不做,家务完全让丈夫做,并苛求丈夫对自己百依百顺。这种过度依赖使孕妇活动量大减,心理上也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对健康有害无益,容易导致身心脆弱、甚至成为难产的重要因素。
10、完全禁欲,冷落丈夫
少数孕妇误以为整个孕期都不能进行性生活,因而禁欲,对丈夫的性要求一律拒绝,因而冷落丈夫,久之势必损害夫妻感情。早孕阶段应节制性生活,妊娠晚期应禁止性生活。即使在不该过性生活时,丈夫提出性要求,也不应冷言恶语,采取冷漠的态度,而是耐心说服丈夫并采取非性交等方式与丈夫亲近,不可冷落了丈夫。
11、自我封闭,不出家门
有些孕妇自认为怀孕后出现蝴蝶斑或大腹便便,变丑了,变笨了,不愿意让别人看见自己这个形象;还有一些孕妇误解为到外面去活动多了会影响体内胎儿,因此,闭门不出,进行自我封闭。
这种做法不仅有害孕妇本人的身心健康,也会妨害胎儿,不利于优生。
12、不当的节食
有些孕妇担心自己分娩后变胖,失去“体型美”,孕期不敢多吃或不吃肉、蛋等营养品,有的甚至比平时吃得还少。这就不能满足胎儿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对胎儿后天也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
13、营养“过度”
也有一些孕妇片面地认为吃得越好,营养越丰富,对胎儿越有利。所以孕期对饮食采取“多多益善”和“见好就吃”的态度,结果造成体重增加过快,容易引起“巨大胎儿”,不仅给分娩造成困难,也是产后发胖的原因之一。
14、不节制性生活
妊娠早期及晚期不节制性生活,常是引起流产、早产、宫内感染的诱因。
15、参加剧烈运动或干重活儿
少数孕妇在孕期仍参加剧烈的体育竞赛活动,或干挑、抬、提、扛等重活儿,这是很危险的,容易引起流产或早产。
16、懒散
有些孕妇片面理解孕期休息越长越好,很少活动,生活散漫而规律,这不仅对胎儿发育不利,还给正常分娩带来麻烦,使产程延长,滞气增多。
17、不讲究精神卫生
不少孕妇不注意孕期精神保健,好发脾气,生闲气,或精神苦闷、焦虑、忧愁。殊不知恶劣的情绪不仅直接影响孕妇的饮食和睡眠,有碍健康,还会对胎儿造成有害的影响,不利于优生。
18、忘记或记错了预产期
有些孕妇不注意记预产期,以为是小事,而小事却常引来大麻烦。由于预产期不清,使产前准备工作受到影响,成为到外地或在旅途中意外分娩的主要原因。对母子健康十分不利。
19、妊娠晚期远行
个别孕妇接近预产期,仍去外地旅行,这是相当危险的。各地多有在列车七轮船上分娩的报道。在这种毫无准备下分娩,极易发生危险,一定要避免。
20、自己做主要求做剖宫产
当前,许多孕妇害怕分娩时“遭罪”,或误信剖宫产的孩子聪明,本可以正常分娩的,却迫切要求做剖宫产。这种做法弊多利少。因为与正常的自然分娩相比,剖宫产不仅孕妇要承担更大、更多的风险,而且对新生儿也不利,出生后的患病率增高。因此,孕妇不要自己要求做剖宫产,对于那些不能自然分娩的孕妇,医生会选择剖宫产的。
- 相关报道
-
- “世界慢阻肺日”专家支招市民如何早发现、早治疗? (2024-11-22)
- 关注联合国糖尿病日 为何“甜蜜”也会是一种危机? (2024-11-15)
- 预防“小眼镜”三部门出“新招” 来看相关解读 (2024-11-14)
- 流感高发期来临 这份家庭消毒攻略请收好 (2024-11-13)
- 中疾控建议:老年人、幼童尽早开展流感疫苗接种 (2024-11-07)
- 秋冬呼吸疾病高发 专家提醒“从老到小”均应开展肺健康守护 (2024-10-28)
- 乳腺癌容易盯上哪些人?科学预防乳腺癌 (2024-10-24)
- 如何防治诺如病毒感染?疾控专家给出5点提示 (2024-10-23)
- 天气渐凉 专家提示科学防治呼吸系统疾病 (2024-10-08)
- 全国高血压日:减盐控重 让血压不再“居高不下” (2024-10-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