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 让宝宝留不住 |
还是从头开始说起吧。话就有点长了,和老公认识的时候,俺可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小纯纯啊,听了俺老公那一番信誓旦旦的表白之后,就稀里糊涂地上了贼船了。
后来俺就在2005年元月举行婚礼了。查出来有了,好高兴啊,虽然以前也有过,但是因为不能要所以在42天的时候就药流了,这是第二次。因为什么也不懂,所以也没在意,还和老公ML了几次。结果在第48天的时候忽然觉得不太舒服,马上去看了。被告知要喝水憋尿做B超。好不容易到了中午做好了,忽然觉得肚子疼得厉害。做完了B超拿给医生看,医生说你躺下我给你检查一下吧。“掉了,叫你对象进来吧”。老公进来后,医生拿着透明的的杯子,指着里面的一个白色的,像一团肉的东西,说,“掉了,你老婆流产了,明白吗?”我一听头嗡的一下,全身都凉了半截,当场就哭起来了。老公小声问:“怎么会这样呢?”医生说:“现在还不好说,可能发育有问题吧。”
回家后我躺在床上拼命想到底是什么原因,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了,我的孩子为什么会离开我。
因为父母都不在身边,所以老公那两天天天在家里看着我。我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其实我知道他也挺难受的,因为那天在楼上我看见他把那个瓶子埋到了树下,回来后眼睛红红的。
痛定思痛,两个在一起一琢磨,可能是因为ML的原故,所以决定如果下次再有了,老公决不会再碰我了。
时间转眼来到了8月份,一查又有了,这次欣喜若狂的我们决定小心呵护这个小生命。也许是造化弄人,我又重蹈覆辙再次承受了生命中流产之痛。过程我真的不愿意回忆了,回忆一次心里就痛一次。那时我真是连死的心都有了,我不知道我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会这个样呢?如果是我的错老天惩罚我就可以了,为什么这么对我的孩子呢?老公哭着说你别胡思乱想了,孩子跟我们无缘,他不属于我们,但是他会回来的。只不过不是这一次……
流产后我和老公没有“坐以待毙”,专程来到长沙市人民医院检查流产的原因。
“子宫内膜息肉”,对于这个诊断结果我和老公脸茫然,子宫内膜炎我们倒是稍微知道一点。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医生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于是我接受了宫腔镜手术治疗。半个月后痊愈出院,但我们对这次治疗的效果依旧心存疑虑。
好在身体很快有了“信号”,第二年开春,居然又一次怀孕。这一次我加倍小心。
一周、两周,个月、两个月,四个月……越靠近预产期心里反倒越紧张,害怕功亏一篑。好在小家伙这次挺争气,一直到分娩那一天一直没有跟我捣乱。从产房出来的那刻,我和老公长长地舒了口气,紧绷了九个多月的神经终于彻底放松下来。我们有了自己女儿了,我给她取名豆豆,希望她以后像颗小豌豆一样,压不扁、砸不烂,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永远都能露出笑脸迎接清晨的第缕阳光。
专家指导:
子宫内膜息肉是指局部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以伴随的血管过度生长,突入到子宫腔内,是妇科常见的一种宫腔内良性病变。它可以生长在子宫腔内的任何部位,可以单个生长,也可以多个弥漫在整个子宫里面。小的内膜息肉仅为0.2-0.3厘米,大的为2-3厘米或更大,形状可为卵圆形、三角形或不规则状,多数息肉根部有蒂。
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可以出现以下表现:月经紊乱、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出血量时多时少、淋漓不净。大型内膜息肉或突入宫颈管内的息肉,容易发生感染、坏死,引起不规则阴道流血及出现带有恶臭的血性分泌物。而仅有单个、较小的内膜息肉的患者则往往没有症状。由于子宫内膜息肉缺乏典型的症状,临床上往往难以发现。
子宫内膜息肉对孕育的影响不仅在于阻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还可能干扰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如果内膜息肉合并感染。更会改变宫腔内的环境,不利于精子存活和受精卵着床。如果受孕,早期由于胎盘供血不良而易发生流产,晚期可由于占位性病变引起流产。
子宫内膜息内的诊断过去多以子宫输卵管造影、B超和诊断性刮宫为主,但是造影时注入造影利过多又可掩盖息肉,也容易与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内的气泡等相混淆;B超检查受月经周期的影响,对过小的息内会漏诊;诊断性刮宫可能存在漏刮,或有时将组织刮碎不能明确诊断,故子宫输卵管造影、B超和诊断性刮宫诊断子宫内膜息内均有局限性。大多数子宫内膜息肉体积很小,即使使用上述传统方法多次检查,也难以发现。医生往往作出“子宫正常”的误诊。从而延误治疗。
现在,医院更多地采用官腔镜来进行诊断。宫腔镜可以在直视下观察官腔,直观清晰,在排除子宫内膜癌等官腔内恶性病变后,单发的、小的内膜息内就可在官腔镜直视下直接摘除,而对于多发病灶、年轻、有生育要求的病人可以在官腔镜下作全面的刮宫,这样能避免漏刮。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来说,既可以彻底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又可以保持子宫的完整,性。专家提醒,宫腔镜诊治内膜息内宜在月经干净后一个星期内进行,因为这时子宫内膜比较薄,出血少而且不容易掩盖息肉。
- 相关报道
-
- 冬季有哪些温补脾肾的方法?专家回应 (2025-01-21)
- 泡脚有哪些注意事项?冬季泡脚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5-01-15)
- 预计本月中下旬我国流感活动水平会逐步下降 (2025-01-14)
- 儿童呼吸道感染,警惕流感病毒与肺炎支原体 (2025-01-08)
- 发现即晚期?肝癌诊疗多学科协作是“良方” (2024-12-31)
- 专家:家庭雾化治疗应规范 首诊或病情反复要就医 (2024-12-23)
- 落实防控指南 密集场所如何有效防控诺如病毒? (2024-12-17)
- “世界慢阻肺日”专家支招市民如何早发现、早治疗? (2024-11-22)
- 关注联合国糖尿病日 为何“甜蜜”也会是一种危机? (2024-11-15)
- 预防“小眼镜”三部门出“新招” 来看相关解读 (2024-11-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