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保展市场成交超预期

医保展市场成交超预期

  106届广交会日前顺利闭幕,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下称“医保商会”)统计数据显示,本期医保展共成交金额3.27亿美元,同比下跌约18.2%。尽管同比仍呈现下跌,但本届广交会医保展成交回暖信号明显。

 

  医械、中药热销 
  医保商会统计数据显示,本届广交会医保展西药类产品成交大幅下滑。其中,医药中间体成交240万美元,同比下降67.38%;其它西药原料成交1604.05万美元,同比下降52.61%;其它西药成药成交364.38万美元,同比下降87.68%。

 

  医保商会有关人士表示:虽然部分品类如解热镇痛、其它抗感染药成交增幅明显,但成交额很小。同时由于原料药重点生产和贸易企业大多参加国际专业展览,很少参加广交会,导致出口成交情况难以在广交会体现。

 

  因应甲型H1N1流感疫情,相关防护及防抗流感中药产品热销。截至广交会闭幕之时,中药商品成交额达9274万美元,其成交客户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日本、美国、东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而流感诊断防护器具亦异常火爆。据医保商会数据显示,本期广交会医保展医疗保健、康复器具仍是成交最大品类,共达5465.32万美元,同比增长26.07%;其它医疗辅助设备及产品成交4037.75万美元,同比增长12.17%;一次性耗材成交3845.77万美元,同比增长18.27%。

 

  中短期订单占九成  

  据了解,本届广交会整体成交情况出现好转,但订单仍以短单为主,3个月以内的订单占成交总数的59%,而3-6个月的中期订单占 33%,订单结构呈现以“中短单为主”的成交态势。

  商务部外贸司商务参赞、广交会业务办主任文仲亮表示,中、短单比重约占本届广交会成交订单的九成,除一期展区个别企业出现大单和长单外,二、三期仍以短单为主,说明客商对经济前景仍持谨慎态度。

 

  从106届广交会开始,商务部与各商会开始对订单结构进行跟踪调研,并将订单结构列入考量外贸形势变化的一项新指标。文仲亮表示,本届秋交会出口成交304.7亿美元,比今年春交会增加42.4亿美元,增幅为16.2%,但同比略有下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订单结构的变化。

  文仲亮认为,订单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外采购商对后市走势比较保守。调查发现,金融危机以来,国外去库存已经完成了,可谓是补库存的需求促使广交会的回暖。明年外贸还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

 

  欧美客商明显增多  

  据来自广交会业务方面的统计数据显示,本届广交会共有212个国家和地区的188170名境外采购商到会,与今年春交会相比增加22734人,增长13.7%;欧盟、美国的采购商数量明显恢复,新客商增多。而医保展主要成交市场是亚洲、欧洲、美洲,所占比重分别为37%、30%、24%。其中最主要的成交国家是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五大市场占总成交额的37%。

 

  医保商会副秘书长谈圣采介绍,相较于上届广交会医保商品成交客户多以中东和东盟亚洲国家为主,本届广交会客户质量明显提高。从客户质量上也折射出全球经济回暖趋势明显,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医保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

 

  广交会副秘书长陈朝仁在闭幕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与上届相比,本届广交会采购商到会和成交都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表明中国外贸形势出现了明显的企稳回升的势头,但与去年秋交会相比,医保产品成交仍略有下降,说明还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