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市场敲响国内中药警钟 |
![]() |
近日业内传出诺华将收购本土药企研发中药的消息,事实上,外企对我国中药觊觎已久,并且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如2002年诺维信公司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提纯中药的信息,介入我国传统中药产业;德国马博士大药厂用于治疗便秘的植物药抢滩中国;日本大幸药品株式会社的汉方药新剂型强力推向华南市场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外商投资的中药饮片加工企业不下40家,在“药都”河北安国,就有港资、日资、美资的4家合资或独资公司从事中药饮片生产。外企抢注中药专利更是疯狂:江苏出现的包括薄荷在内的六七种中药材专利,被德、法等欧洲企业抢注;日本企业不仅在深圳、上海、吉林、四川等地建有饮片加工厂,还在南方城市开设了号称“中国第一家专注精品中药饮片的经营企业”等。
可以说,中国中药在国内外市场都已受到严重威胁。部分发达国家一方面用高科技手段突破中药技术难关,通过合作、收购、兼并等方式获得我国中药知识产权;另一方面,他们又以知识产权为武器,企图独占被其获取的中药财富。市场上热销的德国和法国的银杏叶制剂、日本的救心丹等,都是中药的“衍生物”。而在欧美市场,我国的中药(包括中草药)只是按保健食品而非通过药品正规途径出口,很难形成规模效应。
新医改当下,外企的中药研发势头有增无减,再一次为保护我国中药产业敲响了警钟。本土中药企业首当其冲的是提高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中药保护应得到社会的认同、保护和传承。
其次是政策支持。今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新药审批应考虑中药特色。
《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则提出中药经方名单,制定经典方注册办法,使中药发展更符合自身特点。但仅有这些指导政策还是不够的。出台有益于中医医院研发、生产、使用院内制剂的意见,鼓励优质优价、定期调整等为中药产业、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发展源泉亦十分必要。
再次,提高我国的中药研发实力。不仅是硬件的补充,还要在研发体制上有所动作。如基础性研发投入方式、机构设置、研发效率等。值得欣慰的是,国内许多中药企业都在加快中药研发的进程。如白云山中药厂一举投入6000万元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成立中药消炎实验室;三九企业集团规划投资7.2亿余元,建立现代中医中药产业化研究开发基地项目,并通过收购日本东亚制药登陆日本等。在中药研究上,企业切忌急功近利,应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领域的研究。
最后,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共同探索中药对人类的贡献。如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干细胞生物实验室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研究所合作启动中药调控干细胞分化机理研究,诺华投入350万美元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展开为期3年的 href="http://www./show/newses/newslist.shtml?typeid=117&page=1&size=40&typename=%E5%8C%BB%E8%8D%AF%E8%A1%8C%E4%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博腾生物与华隆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加速MATC细胞药物开发,突破实体瘤治疗瓶颈 (2025-05-13)
- 《细胞·代谢》:心脑相连!华科大团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诱导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新机制 (2025-05-13)
- 真实临床应用证实瑞维鲁胺为内脏转移mHSPC患者带来新希望 (2025-05-13)
- 锐正基因重磅产品和平台亮相2025 ASGCT年会 (2025-05-12)
- 西妥昔单抗β临床Ⅲ期研究发表Nature旗下高分期刊,国产EGFR抗体药物有望改写结直肠癌治疗格局 (2025-05-12)
- Cell:新研究表明乳酸调节人类先天性免疫系统的训练 (2025-05-12)
- 营养不良别忽视!最新研究发现: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能帮肝脏类器官保住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蛋白 (2025-05-12)
- 《医疗东西网络贩卖质量治理规范》政策解读 (2025-05-12)
- 数智赋能 南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畛域立异利用 (2025-05-12)
- 对于进一步增强窘境儿童福利保证任务的意见 (2025-05-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