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多喝白开水 有助“阴阳平衡” |
![]() |
冬春季节人们有进补的习惯,但由于体质差异,有些人急于进补,就会造成饮食不节,从而产生中医认为的“上火”。“五官”位处于头面,处于“上”部,一旦“上火”就要首当其冲“遭殃”。
经过夏秋季出汗等消耗,到了冬春季节,人体进人了“阴液”亏损的“阴虚”状况,一旦进补,大多是些“补气”或“补阳”之类的物品,不但达不到对身体的补益作用,反而造成身体的偏颇偏差,导致人体的“阴阳”平衡被破坏。中医讲究一个“阴阳平衡”,人体在这种“阴阳平衡”状况下可以做到不生病,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阴平阳秘”最佳境界。
冬春季节首先适当要“运脾、健脾”,比如:陈皮、白扁豆、白茯苓、山楂、神曲等。然后可以进补一些润燥护肺之轻补品,如:银耳、梨子、荸荠、百合、白果之类。在食物煲汤类可以喝一些诸如:鱼汤、鸭汤、龟鳖汤之类。
随着进“九”,可以进补一些“补气”、“温阳”之品,可以根据每个人身体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补一些“参”类:太子参、潞党参、西洋参(花旗参)、白参(生晒参)等和大枣、红枣、黑枣、桂圆、鹿茸等;食物上可以进食些牛羊肉、鹿肉、鸡肉等,很多地方进补都有一个习俗,就是“一九一只鸡”。
不过,不管如何进补都不能违背以下原则:首先,要根据个人自身情况,缺什么补什么;第二,要“阴”“阳”双补,在进补以上提到的食品时适当进食一些诸如银耳、梨子、荸荠、百合、白果、莲子、黑木耳、绿豆、芦柑、橙子、鸭、龟鳖等;第三,无论吃什么、补什么都不能太过,要适可而止;第四,不要自我认为缺什么,什么“虚”,一定要咨询专业人士,否则有时自身实际情况和自我认识会恰恰相反。
冬季取暖是现在人们的普遍选择,因此在取暖的同时人的身体也会丢失大量水分,也会造成“上火”。在适当进食一些诸如银耳、梨子、荸荠、百合、白果、莲子、黑木耳、芦柑、橙子、鸭、龟鳖等同时,不要忘了要少量多次地多饮白开水。
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泡一些无毒有益的中药饮片茶:紫苏叶、荆芥、防风、辛夷、薄荷、蝉衣、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木蝴蝶、太子参、潞党参、西洋参、沙参、麦冬、桔梗、桔皮、胖大海、乌梅、山楂、藏青果、金果榄等。
这样既补充了水分,又达到利尿泻热泻火排毒的作用,从而保持了人体的“阴阳平衡”,不但减少了五官的疾病发生,也降低了全身疾病的发生。

- 相关报道
-
- 中疾控:建议公众暑期出游关注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 (2025-07-14)
- 高温湿热如何祛湿养生?医务人员分享夏至健康攻略 (2025-06-19)
- 视力好就代表眼睛健康?专家揭示眼健康误区 (2025-06-09)
- 中疾控专家:新冠疫情正在一些省份出现下降趋势 (2025-06-06)
- 回应家长关切 中医药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护航 (2025-06-04)
- 最新研究显示 我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升至43.7% (2025-05-26)
- 小满节气如何养生保健与防治疾病?江西组织专家解答 (2025-05-22)
- 专家:儿童肥胖是营养失衡的表现 需多方共同关注 (2025-05-21)
- 世界哮喘日:普及吸入治疗,推动哮喘全病程规范化管理 (2025-05-07)
- 专家:长期吃生冷食物和“苦夏减重”均不可取 (2025-05-0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