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去医院的三大误区 |
![]() |
有些人得病后不愿到医院去看病,常见的有三种情况:
1
“怕”字当头
①
怕耽误工作;②怕查出严重疾病;③需儿女陪护,怕影响他们的工作;④怕传染上其他病;⑤怕扎针;⑥怕等候时间长;⑦怕看病时大夫问得少看得快;⑧怕做检查时上楼下楼来回跑;⑨怕大医院人多,又怕小医院看不了……
看来,“怕”有些是来自病人自己,有些则来自医院的服务不够理想。但是“怕”是一种消极的回避,有病后不及时就诊,若贻误病情,岂不是带来更大的麻烦吗,所以我看,有病躲也躲不过,不如早看为好。
2
自我解释
(1)出现症状,自己总能解释其原因,如消瘦――睡眠不好,乏力―年老了,胃痛―饮食不当,发热―受凉了,尿黄―上火了。
例1,男,40岁。发热3天(37.5℃
~37.9℃),干咳,自认为是受凉了,没去看。3天后体温升至39℃~40℃,出现右胸痛,医院诊断为“肝脓肿”。
(2)根据症状,自己便下诊断。如出现便血时认为就是痔疮出血了。
例2,男,58岁。便血后,自己诊断为痔疮,到肛肠科门诊看,确有痔疮存在。当“痔疮”治疗几个月,一直不见效,便血持续。几个月后才到消化科看病,经肠镜证实为“结肠癌”并伴有肝转移。
特别提示:
有结肠息肉、结肠癌或溃疡性结肠炎时,由溃疡或瘤体表面产生的炎性分泌物可下行到肛门,常会引起痔核发炎,经粪便摩擦,痔核极易破裂出血。当您自己和肛肠科医生都诊断为痔疮出血时,请您一定不要忘记做一次肠镜检查,以免把肛门以上的一些重要的结肠疾病漏诊,延误治疗时机。
(3)曾患某病,几年后又出现与原病相同症状,便自己断定是旧病复发。
例3,女,60岁。5年前因胃痛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溃疡病”,治后病愈。5年后的8月份再次出现“胃痛”,自服多种治溃疡病的药一周,症状不消失方到消化门诊看病。医生请她去做心电图,病人先表示拒绝,大夫劝说后才肯做,结果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经住院治疗病情好转。发生心肌梗死时可有“胃痛”表现。
3
自己买药吃
(1)
根据电视药品广告买药,认为既省事又准确对症治病。
(2)
觉得药价便宜,甚至还有1元钱的药,合算!
例4,
男,70岁。因“胃痛”,根据广告购入了×××药,服药后感觉胃痛减轻。1个月后症状加剧,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方到医院看病,经胃镜诊断为胃癌(晚期),已失去手术治疗的可能。
小结:得了某种病,往往会有多个症状,且相同的疾病在不同病人又有不相同的症状,病人仅靠症状就为自己“诊断”,真是一件困难而又不可靠的事,也很容易因“误诊”而造成遗憾。有病早到医院,早诊断,早治疗才是上策。

- 相关报道
-
- 高温湿热如何祛湿养生?医务人员分享夏至健康攻略 (2025-06-19)
- 视力好就代表眼睛健康?专家揭示眼健康误区 (2025-06-09)
- 中疾控专家:新冠疫情正在一些省份出现下降趋势 (2025-06-06)
- 回应家长关切 中医药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护航 (2025-06-04)
- 最新研究显示 我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升至43.7% (2025-05-26)
- 小满节气如何养生保健与防治疾病?江西组织专家解答 (2025-05-22)
- 专家:儿童肥胖是营养失衡的表现 需多方共同关注 (2025-05-21)
- 世界哮喘日:普及吸入治疗,推动哮喘全病程规范化管理 (2025-05-07)
- 专家:长期吃生冷食物和“苦夏减重”均不可取 (2025-05-06)
- 专家提示:重点儿童疫苗接种不可忽视 (2025-04-2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